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7日电 (记者 林玲)7月11日是第19个中国航海日。7月7日,2023中国航海日福建论坛在福州举办,来自港航、海事、航运企业、海事律师行业和航海院校的代表以及国内水运行业专家聚集福州,聚焦行业热点,共谋、共促航运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中国航海日的活动主题是“扬帆新丝路,奋楫新格局”。围绕该主题,论坛紧扣航运绿色发展,将目光投至“电动时代”下的新航运。
日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的通知》发布。《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电动船舶研发设计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地区先行先试大力推广应用电动船舶。

福州船东协会会长薛勇对此表示,近年来,福建海运正快速发展,全省运力连续十年持续增长。电动船舶具有绿色环保优点,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船东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紧抓“电动时代”下的新发展、新机遇、新技术,为福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贡献自身力量。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持续发展的内需市场和与世界各国的深入合作,为航运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福建航运业借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际海运船东协会秘书长徐建平说,“为了实现福建航运业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便利措施,为航运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加强与国内外航运界特别是从事海商法律的同行们的深度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的海运经验,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共同推动福建航运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随后,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副总裁江凌以“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船舶的发展趋势”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说,福建省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具有丰富的沿海、内河、湖泊应用场景,也有着庞大的电动船舶推广应用市场潜力。随着补助政策的日趋完善,电池推进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补点、换电设施的日益完善,未来电动船舶在福建地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闽江换电货船、港做拖轮、内河及沿海游览船、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电动游艇、需求较大进行电动化提升的小型渔业辅助船等未来有较强的发展前景,环保及经济效益巨大。
此外,福州市水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林凯在会上作主旨致辞;海峡两岸仲裁中心陈朝辉以“一带一路倡议海事争议的仲裁解决方案”为题开展了演讲;福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曹春琛以“安全发展,优化环境,船员权益”为题,进行贯彻水上安全理念,优化航运营商环境,保护船员权益的演讲;厦门海事法院福州法庭副庭长俞建林则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如何做好海事诉讼与航运风险防范,福州市水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彭晓晨则讲解了国际航运、造船市场演变和发展;福建省律师协会海商专业委员会律师王大荣以《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形式的修法建议》为题,剖析航运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促进共建海事、海商、保险、司法、仲裁联系平台,共谋、共促航运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论坛由福建省港口集团、福州海事局、福州市水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中国船级社福州分公司为指导单位,由海峡两岸仲裁中心、福州船东协会、平潭综合实验区航行国际船东协会、福建省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