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日电(雷朝良)3日上午,福建省三明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三明市政协主席宋志强表示,过去一年来,三明市政协深耕协商主业,紧紧围绕发展全局和群众关切精准建言,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以“高言值”体现政协履职高质量。
推动“三沙永(三元区、沙县区、永安市)”融合发展是三明市的一项中心工作,三明市政协为此开展专题协商,从强化协同融合、基础设施融合、产业融合、功能融合、机制融合等方面提出28条具体建议,为做大中心城市凝心聚力。

同时,关注疫情影响下的文旅康养产业,深入开展“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专题协商,并围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壮大石墨(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等课题,开展对口协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管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一批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得到党委、政府采纳。
三明市政协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协商议政,围绕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市区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权益保障等课题开展调研协商,为改善民生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全年共办理提案278件,办复率100%,采纳率99.3%,委员满意率100%,28件提案被评为年度好提案。组建“乡村振兴政协委员服务队”,组织界别委员和专家学者深入乡村,开展政策咨询、项目策划、技术指导等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三明市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履职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途径,组建政协委员工作站,着力解决基层“两个薄弱”问题。全市共创建了“12345”热线中心、助企发展等政协委员工作站49个,组织开展履职活动139场,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89件,打通了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三明市政协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围绕推动三明与上海对口合作,积极参与相关政策文件制定落实,加强联系走访对接,协助谋划推进红色文化交流、重点项目对接、人才培训等工作,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同时,扎实做好政协系统招商引资、“委员河长”、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1+3”重点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发展同力。
据统计,一年来三明全市政协系统共有1000多名委员投身招商一线,助力“以商招商”“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市政协系统累计签约项目198个,其中,开工在建项目84个,总投资247.2亿元;已建成项目33个,总投资26.46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