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6日电(郭文波) 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南埔人民法庭坐落于湄洲湾南岸,下辖“国家级石化重镇”南埔镇、“侨乡名镇”界山镇、“红色传统生态休闲名镇”涂岭镇,辖区总面积约占泉港区面积的75%,人口数占到全区的二分之一。法庭精准把握区域发展特点,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主动服务中心大局,聚焦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将法治力量注入乡村振兴,先后获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泉州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该庭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与镇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化解矛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进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法庭收案数量从2019年至2022年下降21.8%,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日益凸显。
同时,依托全省首创“一镇一法官工作站”工作机制,特邀6名调解员入驻,指派3名法官定期开展调解指导和法律咨询,助推培养“基层法律明白人”,促成矛盾纠纷法官现场调、调解员随手调,联力调解165次,调解成功率86.2%。“司法+群防群治”,主动服务安征迁,创新“硬件联用、队伍联建、信息联通、风险联排、矛盾联调”五联机制,精准对接派出所、司法所,召开涉迁纠纷专题座谈会28次,提出产权置换等建议7次,助力12789栋民房100%签约、腾空,未发生因征迁矛盾引发的不稳定事件。

该庭聚力护民企,开展“全心护泉企 法治促发展”专项行动,针对涉企纠纷推行繁简分流、轻重分离、示范调处,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依法审结劳动争议系列纠纷295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0.2天,调撤率93.80%,走访企业23家,有序推进疫情后复工复产。
服务产业链,针对辖区鲍鱼生态养殖、利农新产品培植等特色产业创设“法律顾问”制度,由3名法官常态化开展专项法律政策解读和在线工作联络,协助完成渔业集体股份制改革,助力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
聚力谱新篇,挂牌成立和风惠屿巡回法庭,坚持“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前端”,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2场次,坚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

该庭寓教于审“扬国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运用优秀传统方言谚语弘扬社会主义公序良俗和法治理念,深耕“以案释法”“法官说典”“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栏目15个,发布典型案例284篇,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法理相融“树乡风”,指导村规民约,助力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针对家事、邻里等纠纷,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和村居民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助推法治文化与乡土民俗有机融合。
温情解纷“正家风”,设立全省首个保护老年人权益合议庭,发出全省首份《家庭教育督促令》获中国妇女报刊载,制作“涵养家风 典话家事”宣传册,运用“共创、共筑、共享”三共模式打造涉老保护“安养屏障”,将东张“孝”文化和涂坑“刘氏家规家训”引入家事审判,推动矜老恤幼优良家风转化为群众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以爱赴山海,山海皆可平。南埔法庭以青春之歌诠释司法为民情怀,用始终为民的坚定初心,谱就“山海交响”平安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