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永春白鹤拳十八式”发布 非遗武术活态传承迈新步

  东南网7月18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永春白鹤拳十八式’的正式发布,可以让广大武术爱好者共同练习,更好传承这项非遗文化……”今天上午,来自世界各地200多名永春白鹤拳弟子齐聚永春,共同见证白鹤拳迈出活态传承的关键一步。

“永春白鹤拳十八式”正式发布。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永春白鹤拳十八式”正式发布。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据了解,农历六月廿四是永春功夫祖师方七娘诞辰纪念日,永春县以“传承非遗武术,弘扬永春精神”为主题举办方七娘诞辰祭祀大典、武术交流、武术运动会等活动,表达对祖师精神的崇高致敬,并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勃勃生机。

习练者展示“永春白鹤拳十八式”。陈小强 摄
习练者展示“永春白鹤拳十八式”。陈小强 摄

  创新套路亮相:传统武学融合现代生活

  “‘永春白鹤拳十八式’这一创新套路是在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永春白鹤拳基础上,融合现代健身理念创编的,希望让古老武学走进当代生活。”永春县永春拳协会监事潘伟涛介绍,此次发布对白鹤拳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孩子们展示永春白鹤拳操。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孩子们展示永春白鹤拳操。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据介绍,“永春白鹤拳十八式”是由福建永春县永春拳协会组织专家学者,提炼传统精华,兼顾攻防技法与健身需求创编而成,具有较强的大众普适性、动作清晰易学、适合各年龄段学习等特点,并兼具强身、柔韧、协调性提升等综合效益。习练后不仅可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缓解肩颈腰疲劳,也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舒缓压力,提升专注力。

  “该套路使用结构化教学助力动作快速成型,通过手型步型的解析,基础动作要领学习,三阶学习法的运用,对每式练习进行了详细划分。武术爱好者可先学演练路线,后学动作要点(发劲、呼吸、节奏),再学攻防应用。”潘伟涛说。

  此外,永春白鹤拳操也于当日发布,这是由永春县永春拳协会携手教育部门,组织拳师和体育骨干教师共同创编而成的。整套操共八节,配以音乐和口令,易学易练,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将在该县中小学校、幼儿园推行。

  洋弟子展风采:武德薪火跨越山海传承

  活动现场,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习练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或凝神观摩拳师示范,或跟随音乐比划白鹤拳,专注的神情和一丝不苟的动作,成为这场古老武术传承盛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无声印证着永春白鹤拳跨越国界的独特魅力。

  “我从2011年接触白鹤拳起,便经常来永春交流、学习,每次都有不少收获。但这次是我第一次在方七娘诞辰纪念日来参加活动,感觉很兴奋、很高兴,这也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仪式感,相信在场的很多中国人都会为这样优秀的文化感到自豪。”来自德国的白鹤拳洋弟子魏玉荻告诉记者,学习白鹤拳已有14年之久,哪怕如今已过花甲之年,她力气、精神依然很好,而在频繁往返于永春学习,她的汉语水平也精进不少。

  当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永春白鹤拳拳师、习练者还到永春旅游集散中心、百丈岩、魁星书院、彬达香城等地进行武术交流,通过现场展示,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白鹤拳,推动“武术+旅游”产业联动。

  永春白鹤拳省级非遗传承人潘琼琪表示,在祖师方七娘诞辰这个特殊的日子,召唤全球弟子“回家”,不仅是拳法技艺的切磋,更是血脉与精神的认祖归宗。这次跨越山海的重聚,也将尊师重道的武德薪火相传,凝聚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