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潘虹
一边是等待权益兑现的申请人,一边是因孩子患病经济拮据的被执行人,执行工作如何继续?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给出了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答案。
据了解,蔡某萍与范某泽系朋友关系,范某泽因资金周转需要向蔡某萍借款,口头约定短期使用。蔡某萍先后给付借款48000元,范某泽书面出具欠条后迟迟未归还借款。蔡某萍催讨未果后,将范某泽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范某泽偿还蔡某萍借款本金48000元及资金利息。判决生效后,范某泽仅归还2900元,蔡某萍依法向法院申请执行。
收案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对范某泽财产信息进行全面查控,均未发现其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拨打其电话也无人接听。执行干警决定采用走访蹲点方式“守株待兔”,并成功蹲守到归家的范某泽。在交谈过程中,范某泽表示其因小孩看病需要用钱,经济压力大,暂时无法全额还款。
得知这一情况后,执行干警当即对此进行核实,确认范某泽所言属实。面对申请人的殷切期待与范某泽的现实困境,执行工作一时陷入两难。
为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执行干警就本案执行问题积极组织双方协商,从情理与法理的角度向被执行人释明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同时将被执行人相关情况悉数告知申请人,进一步引导双方开展“面对面”深入交流。
最终,在执行干警的调解下,范某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蔡某萍表达了歉意和愿意积极履行债务的诚意,承诺每月归还3000元,蔡某萍也表示理解体谅被执行人的实际困难,双方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
据介绍,松溪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申请人胜诉权益的同时,传递司法的温情与希望,以刚柔并济的手段将情、理、法融合到日常执行工作中,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有力度、有温度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