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人民法院成功以2156.62万元的价格带租拍卖某通讯设备公司的5幢房产所有权及相应土地使用权,为案件申请执行人追回了债权损失,也助力园区清理低效用地企业。
据悉,某通讯设备公司坐落于武夷山市仙店生态创业园区,因经营不善停产歇业多年,且对外负债本金800万元及利息。债权人诉至武夷山法院,法院判决该公司偿还债务,债权人对其提供担保的园区房地产享有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权。判决生效后,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遂申请强制执行,请求处置涉案房产。
执行过程中,法院查明该房产已出租给武夷山某茶企,且在租赁期限内。如何处置带租房产,实现申请执行人权益与助力园区清出“低效企业”的双赢局面,成为该案的执行难点。
法院干警积极联动其他部门,争取生态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协调各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析理。了解到该茶企租赁期限即将届满,法院与园区管委会共同与茶企沟通,该茶企在拍卖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工作,并在竞拍前腾空涉案房地产。
同时,法院干警多次走访园区,摸清市场价值,委托评估公司公正评估,了解园区对于入驻园区企业的资质条件和要求,在拍卖公告上予以特别提醒,通过线上+线下多方立体推介拍卖、变卖,解答各意向竞买人的诸多疑问。
经多方努力,竞买人最终以2156.62万元的价格竞得房产。成交后,竞买人与生态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地块监管协议》,承诺年产值不低于250万元/亩,连续10年内每年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也与实际承租人达成收购剩余租赁权的协议。
接下来,武夷山法院将持续立足审判职能,强化问题导向,创新服务举措,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优质的司法能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