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日电 (杨伏山 陈张薇)中国-东盟青年交流营8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闭幕仪式,来自中国和东盟十国的24名青年代表参与活动。

东盟基金会项目专员Tiaro Paska Rivo在致辞中说,多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伙伴关系之一,数字经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青年交流营为中国和东盟青年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他们参与有意义的讨论,沉浸在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中。
他指出,这些共同的经历对于培养理解、开放和强烈的社区意识至关重要,交流营营员建立的联系和友谊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加强中国-东盟伙伴关系。他祝愿中国和东盟未来能够在这一成功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为青年领袖创造更多机会参与这种有意义的交流。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院长张淼副教授称,围绕中国东盟数字互联互通、中国东盟教育人文交流,本次活动的举办为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青年之间加深理解和合作、增进友好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
她指出,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合作具有多层面、多主体等特征,愿青年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为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活力与动力。

来自中国-东盟青年交流营的中国代表朱俊禹也表达了对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东盟基金会、厦门大学及中国驻东盟使团的衷心感谢。他回顾了这段难忘的旅程,认为交流营不仅为营员们提供了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还通过讲座、圆桌讨论、实地教学和企业参访等活动,加深了代表们对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更增加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他说,在营期间营员之间建立了深厚友谊和合作精神,并呼吁大家继续努力,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闭营式上,现场嘉宾为参营营员和志愿者颁发证书。
本次中国-东盟青年交流营在厦门和泉州举行,持续时间为8月26日至8月31日共六天,其间营员们参加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中国敏捷治理与智能发展”主题讲座与圆桌讨论,参访国投智能(厦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亿联网络总部等数字企业,从中了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营员们还体验了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身着汉服参观了厦门大学校园,参观了鼓浪屿和泉州的博物馆和文化街区,在中山路体验中国传统书画,在泉州少林寺体验中国功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交流营营员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和东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交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