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举办孤独症青少年艺术作品义卖暨音乐快闪活动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1日电 “音”为有你,“星”河灿烂。由泉州市人大社会建设委指导,泉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市慈善总会孤独症关爱基金共同主办,孤独症青少年艺术作品义卖暨音乐快闪活动8月31日在泉州鲤城区举办。

  在泉州西街钟楼下,19岁的钢琴少年阿坤弹奏起《西楼儿女》,引得现场阵阵掌声。

  在1岁多时,阿坤查出患有孤独症。经过3年的治疗,阿坤妈妈听说钢琴的左右手训练方式对孤独症有疗愈作用,而阿坤自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5岁时,阿坤开始正式接触钢琴,为了解决日常练琴的需求,妈妈用几千块钱在网上淘到了一台用了几十年的二手钢琴。

  日复一日的训练对于阿坤来说是一场耐力的巨大考验,妈妈每天都陪伴在他身边,但星孩的性格特征与钢琴的练习要求往往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母子俩甚至一度想放弃钢琴学习。13岁那年,一本“钢琴10级-优秀”证书,让阿坤和妈妈对未来的钢琴之路充满了期待。今年年满19岁的徐坤,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依靠钢琴自食其力。

  阿坤钢琴表演。
阿坤钢琴表演。

  除了音乐快闪,此次义卖活动还设置了表演区,泉州首支孤独症青少年乐队——扶光乐队率先登台演唱。扶光乐队成立于2023年10月,乐队成员从7岁到20岁不等,多有乐器特长。

  “比起刚成立时的手足无措,乐队成员已经能够从容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乐队的音乐指导老师阿辉说,这是乐队的第四次公开演出,也是第一次为泉州的孤独症群体发声,经过一年的历练,能明显感受到孩子们越发的自信活泼,扶光乐队的英文名字“for light”,寓意“星星向阳,向阳而行”。

  活动现场,泉州9个孤独症相关组织和机构带来了星孩们的作品,其中不乏绘画类作品,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文创产品、手工作品等,艺术疗愈正在成为泉州孤独症疗愈领域里很重要的一个形式。

  星孩们的作品。
星孩们的作品。

  “不是每个孤独症的孩子都有绘画的天赋,但是通过绘画的训练,能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瑞士国际医疗中心CEO菲利普·茨瓦伦介绍,绘画是一种语言,星星的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着的情感,希望大家能够以更加常态化的方式对待这些孩子,有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于自我的表达方式。

  当天,泉州南音新势力乐队等不少音乐人陪伴星星的孩子们一起在音乐里追光。泉州籍音乐人杨宗南与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主任黄雪生教授,共台演绎献给孤独症青少年的主题音乐《一生陪伴》。

  2015年,杨宗南在拍摄一条孤独症主题短视频时,创作了《一生陪伴》。“2015年,我开车从北京到山东长岛,一个人在岛上断网生活了七天。”杨宗南说,自己孤身一人坐在长岛海边的礁石上,强烈的孤独感袭来,于是有了歌曲的第一句歌词——“抬头看那夜空的繁星,那是我注视你的眼睛。”这次在钟楼下的演唱,也是《一生陪伴》这首歌在公开场合的第一次亮相,杨宗南希望,这首歌能够给孤独症家庭,尤其是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更多的力量。

  泉州南音新势力乐队助阵义卖活动。
泉州南音新势力乐队助阵义卖活动。

  孤独症已成为我国儿童精神类残疾的最大病种。泉州目前有孤独症患者超过1万名。以创新精神,泉州各相关部门致力探索长效可持续的工作机制,形成“一联盟+一平台+一基金”的架构,助力实现“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服务保障。

  主办方表示,这样一次送给孤独症青少年的特别活动,是一次小小的融合尝试,希望社会公众能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认识孤独症,理解并接纳孤独症儿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