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王琳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人民法院构建全方位生态司法矩阵,依法妥善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不断延伸司法职能,用司法之力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驾护航。
依托南安市生态资源禀赋,南安法院创新提出“护源行动”。该行动主要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平台,对破坏自然生态的违法违规线索进行汇总,并定期分析、研判以及违法风险评估,建立生态安全风险事先预警机制。同时,为人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开发、利用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并以司法服务绿色经济,助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
此前,南安法院与林业局签署《林业执法与司法协同保护框架协议》,探索建立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与林业行政执法协同配合新机制。该机制以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发挥“林业执法与司法协同保护工作站”作用,发挥定期会商研讨、信息共享共用、业务交流协作、涉林纠纷联调、生态修复共治、林业法治宣教等六大功能。
为充分发挥“法官生态+”作用,南安法院还依托驻河长办法官工作室、林业执法与司法协同保护工作站等共建载体,不定期为涉生态执法人员提供法律指导,参与联合巡视巡查及矛盾纠纷的多元调处,助力依法治水、依法护林。同时,与公安局、林业局等单位共建设立涉案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地,加强对涉案珍稀植物的管护力度。2022年以来,南安法院联动生态资源局开展主题活动30余场,最大程度凝聚生态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