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闽侯: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清明文明新风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31日电 为进一步探索“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日文化内涵,定位拓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精神文明实践品牌,推进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3月30日上午,2024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闽侯县主场活动竹岐专场暨“节日感党恩 共话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在“闽侯孝道第一村”的竹岐乡元格村举行。

  活动以“文明风尚我‘岐’行”和“清明节里话‘孝道”为主要内容进行开展,通过台上和台下互动的形式共同抚今追昔、慎终追远,共话绿色清明、文明清明。台上,竹岐乡各领域代表从清明森林火灾案例、科普防火妙招、文明祭祀倡议、元格村孝女故事等不同主题进行宣扬。

  此外,学生代表以铿锵有力的诵读表达对英雄先烈、先贤的崇敬和感恩,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一首《感恩的心》将现场氛围拉向高潮。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和追奠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用祭祖扫墓等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哀思,体现着后人对先人的孝敬和感恩之心,彰显着中国人对孝道的重视。竹岐乡元格村拥有历史悠久的孝文化传统,孝道文化根基深厚,正在打造“闽侯孝道第一村”,群众尚孝道、重孝德、行孝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通往元格村孝女坊路上,还现存一条173米的山路,是当年陈景韶进京赶考必经之路,更是世代村民口耳相传的“孝道”。

  本次活动通过台下互动体验的形式来表达对父母老人的孝敬和感恩之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村民们现场制作清明果、艾草养生锤,大人带领少年儿童为公婆(父母)捶背,教导儿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传承和弘扬元格村“孝道”文化。另外,孩子们制作纸鸢,“写给孝女王氏的一句话”,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与哀思。倡导大家传播新的“寄”扫方式,用文明祭扫追思先贤,树立厚养薄葬、绿色环保新风尚理念。

  近年来,竹岐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民生为本、经济为要,以“我的家乡我建设”为抓手,探索“党建+乡贤+N”机制,打好“乡贤牌”,以“三个聚焦”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同时,竹岐乡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传承发展本土特色文化、培育滋养乡村文明,让文化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本次活动由中共闽侯县委宣传部、中共闽侯县委文明办主办,中共竹岐乡委员会、竹岐乡人民政府、竹岐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元格村委员会、元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竹岐乡文化服务中心、竹岐乡妇联、竹岐乡民政办、竹岐乡老年学校、闽侯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竹岐信用社、宝艺堂艺梦园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