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退休不褪色 岁月映忠诚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27日电(陈婧玙)蝉声四起,烈日炎炎,厦门乘警支队有这样一群人,虽然青丝不在容颜更改,但内心火热,干起工作来和青年民警一样活力十足,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入警时的铮铮誓言,在临近退休的日子里,仍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流动社会”的守护者

  “大家要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不要拥挤!”客流高峰时刻,一名声音洪亮、神采奕奕的乘警走在列车旁,一边维护秩序,一边提醒旅客注意安全。他就是还有10天就要退休的杨宏永。

  杨宏永,1963年7月8日生,中共党员,现任厦门乘警支队三级高级警长。他从警42年,在邵武车站派出所、杏林车站派出所干过民警和领导岗位,也干过高铁乘警,从民警到所队领导再到民警,他始终坚持“以民之事为己任”的工作态度开展工作。从警期间,他荣立1次三等功,累计获得15次嘉奖。现在,他值乘这趟厦门到上海虹桥的G1652/9次列车,是一趟有着16节车厢的高铁,哪怕车厢内温度适宜,可杨宏永要在车厢里来回巡视,从车头挤到车尾,一身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一次,杨宏永正在巡视时,接到列车上有一名15岁左右女孩要去上海会网友的求助,女孩独自出行 ,家人不放心,劝阻无效后向公安机关求助。了解情况后,杨宏永立刻去车厢查找,却迟迟没有找到女孩的踪影。杨宏永分析,女孩可能没有对号入座,就近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于是他赶紧与值班室取得联系,调取女孩的照片便于寻找。杨宏永知道必须要在福州站到杭州东站这个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行车区间内把人找到,不然女孩万一下车就更难以找到了。虽然车上人很多,但他无比专注的挤在人堆里穿过一节节车厢,最终经过近一小时查找,终于找到该名女孩。剩下的行程中,杨宏永将女孩带到餐车,通知了她的家人后便一直悉心照料,并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女孩从一开始的一言不发,到最后感受到他的关心,表示愿意与家里人联系,听从他们的安排。当天晚上十点,女孩父亲终于接到了自己的女儿,女孩父亲向杨宏永打来了感谢的电话,电话那头止不住的感谢。这对于杨宏永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一件小事,但正是有杨宏永的一片诚诚警心,才确保了成千上万旅客的平安出行。

  “平安列车”的护卫者

  12点40分,上海虹桥的站台上G1659次再次等来了它的“老伙计“——乘警郑兰辉。

  郑兰辉,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厦门乘警支队一级警长。他于1981年参加公安工作,从警42年,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公安事业。42年里,他从巡警队的打击犯罪到乘警支队内勤岗位,再到公安处指挥中心从事指挥调度工作,耳顺之年他再次回到乘警支队值乘列车,不管身在哪个岗位,他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累计获得5次嘉奖和多次先进个人的称号。

  这是郑兰辉职业生涯值乘的最后一趟列车。站台酷暑高温但车厢凉意充足,冷热交替,人容易中暑。但在旅客登车之前,郑兰辉早早来到站台开展列车巡视工作,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列车经停每个车站,他都会在站台立岗。随着旅客到来,他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水,仍坚持在站台上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开展各项宣传,他所值乘的列车跨越沪浙闽三省,常年客流都保持在高位,恰逢周末,更是迎来了新的客流高峰。

  随着列车驶出站台,明媚的阳光照进车厢。窗外是蓝天白云、风景迷人,但是,郑兰辉无心欣赏。他来不及喝一口水就像往常一样,和列车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安检查危、防盗防诈宣传等工作,他用双眼仔细观察着车厢里的每一处……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巡视宣传。

  一天的工作顺利完成。晚上7点,郑兰辉回到乘警支队值班室,将陪伴了自己多年的“老伙计”装备们收拾妥当。对他来说,能护送旅客平平安安出行就是他最好的退休礼物。

  “绿皮列车”的护航人

  清晨7点25分,厦门北站的Z126次列车缓慢地开出,一同出发值乘的还有乘警——陈明顺。他一如往常开始了巡视,他每时每刻都把旅客的安危挂在心上。他值乘的是绿皮火车,旅客大多都是外出打工的,防范意识较低。陈明顺利用业余时间自己琢磨,编出了一套提醒外出打工的旅客注意安全防范的顺口溜。就这样,陈明顺日复一日,挎着扩音器,一节节车厢地宣传过去,搭起一座警民连心桥。

  陈明顺,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厦门乘警支队三级高级警长。他经历了从永安车站派出所、漳平车站派出所、杏林车站派出所、安检支队等多个所队,岗位更迭,但是他的初心始终如一,那就是用平常心做好每件事。从警31年内,他担任所队领导后更是2次南昌铁路公安局、5次厦门铁路公安处的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年获南昌铁路公安局“十佳”教导员称号,从警期间更获得7次年度优秀公务员,10余次的公安处先进个人的荣誉。

  自2021年调入厦门乘警支队,在花甲之年每个月平均值乘180小时以上。每每遇上安保任务或者其他同事请病假,他总是在电话那头表示临时加岗上车值乘没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先锋模范作用。

  每当陈明顺申请主动加班时,都是值乘一些早出晚归的列车,往往夜间休息都不足5个小时,领导体恤他辛苦,他却总说“年纪大了,觉少,值乘这种列车也正好,也让我体验一下年轻人的交路,感受一下青春的感觉。”对于他来说,余下穿着警服值乘的日子弥足珍贵,所以他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他们从橄榄绿穿到藏青蓝,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他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更见证了铁路公安事业的不断进步。他们将自己对这身制服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融进了对青年民警的殷殷嘱托,鼓励他们继续奋勇向上,不断前行。路在脚下,他们始终坚守着入警初心,践行着铮铮誓言,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