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宁德一摆摊老人遇执法时受伤 城管局:没有做到位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0日电 (记者 叶茂)“城管正常执法可以,但需要更柔性一些。”福建省宁德市市民谢先生近日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道。

  据谢先生介绍,其父亲70多岁,居住于位于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美伦阳光园小区。因在老家蕉城区漳湾镇南埕村种有一些蔬菜,老人每隔几天就会肩挑一些蔬菜在小区旁售卖,以补贴家用和生活开支。

摆摊老人腿部受伤。受访者 供图
摆摊老人腿部受伤。受访者 供图

  4月11日上午,谢先生的父亲在摆摊时遇到执法人员执法,并将其售卖的部分蔬菜进行扣押。“父亲不想菜被收走,恳求也没用,双方在拉扯过程中,老人的脚应该是碰到篮子、车子后受了伤,流了血。”谢先生说。

  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官方微信今年3月31日的一篇推文称,“秉持‘721’的工作法,实行‘1劝导,2警告,3暂扣’的方式,认真耐心、有理有据劝导流动摊贩规范经营行为……”

  “旁边本来也有‘摊规点’,执法干部也和他(老人家)说了几次。今天(12日)上午,通过调解以后,菜已经拿回去了。”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龙玉表示,执法人员耐心、细心不够,还是没有做到位。

城管现场执法视频截图。受访者提供
城管现场执法视频截图。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2021年,宁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东侨大队在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摊贩规范经营点(简称“摊规点”)试规划经营,并于2022年投入使用第二批“摊规点”,新增6个点位,增设30部摊车。目前,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设有摊位105处。

  宁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东侨大队负责人许伟说,老人家有“摊规证”,但没在“摊规点”上摆摊,而是由他老伴代摆。今年1月以来,针对老人占用人行道摆摊的违规行为,一线执法人员已多次予以口头警告,并于3月8日对其发放警告单;4月11日,采取了执法动作。

  “(老人家)现场不是很配合,我们将一筐菜扣到车上,他后面又要把菜拿回去;过程中,我们没有出现打他的情况。”许伟说,如果有困难和需要,可以提出申请,再办理一本“摊规证”。

  近年来,关于城管执法人员和群众之间的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执法手段只柔不刚,则法无权威;只刚不柔,则难得民心。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法律法规的执行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以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

摆摊老人受伤的腿部。受访者 供图
摆摊老人受伤的腿部。受访者 供图

  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针对执法纪律、办案规范、装备使用规范、着装规范、仪容举止和语言规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我们本身就要求要文明执法,现场既然发生一些情况,我们也主动介入、妥善解决,人民调解室也帮忙介入调解。”许伟说,在日常队伍管理中,他们不定期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会、文明执法培训会、文明执法专题会,强调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程序,提高和加强队员的文明执法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