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泰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聚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21日电(童凌娟)开春以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提前谋划,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奋力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做优乡村农旅产业,拓展农业功能

  近日,走进梅口乡广兴洲生态农场,远远就能看到农户们在葡萄园里忙碌的身影,有的在翻土,有的在为葡萄修枝、催芽……田地里忙碌有序,很是热闹。

  广兴洲生态农场位于大金湖景区内,是集果蔬种植、休闲观光和科技示范于一体的休闲农庄,以“生态+种植+休闲+科技”的创新经营模式,为泰宁休闲旅游发展助力。目前,农场建有果蔬种植示范园区50亩,休闲观光园区10亩,年生产农产品30吨,实现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2022年产值达30余万元。

  “为抢抓农时,春节前我们对土地进行了全面平整,春节刚过就开始组织工人投入春耕生产,翻土和施肥工作已接近尾声。”农场主肖顺安说,“目前,农场种植葡萄和西瓜30余亩,今年计划扩种5亩阳光玫瑰新品种,10余亩雷竹。按照市场价来算,预计今年能增加20余万元收入。”

  梅口乡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仅是泰宁县做优休闲农业,不断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泰宁县依托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积极开发康养、研学写生等新业态,持续促进耕读李家、境元森林康养生态园等特色种养与旅游观光、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全县市级以上森林康养品牌和基地创建数均居全省首位。

  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

  聚焦产业发展,致力打造宜业乡村。2月10日,泰宁县大田乡举行闽赣笋竹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竣工仪式。

  闽赣笋竹产业园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厂房,打造闽笋交易市场,新建标准化笋制品加工、竹制品加工厂房和笋竹制品交易中心,配套建设闽笋展销中心暨笋竹生活体验馆、闽笋电商直播间和金融服务工作站等,进一步推动闽笋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大田乡成为区域内笋制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集聚中心,逐步提升笋竹产品效益和品牌效应。

  大田乡闽笋交易市场采取烘烤、切片、装袋、冷藏等新型加工工艺,改变过去传统、分散和落后的加工模式,与周边顺田食品、青源食品等笋制品加工企业合作,形成产销一体的闽笋加工产业链,带动就业300余人,产值达6000余万元。

  此外,泰宁县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和农村电商等产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农业增长点,围绕实现“三个百家”目标(即打造100家笋竹加工企业、100家茶叶加工厂、100家“渔味馆”),做大做强泰宁岩茶、泰宁大米和有机鱼等特色产业,推动重点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力争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如今的泰宁县,以“共建美丽泰宁、共享幸福家园”为主线,全面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再出发。2022年,泰宁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34元;先后获评国家级制种大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等。眼下,一幅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绘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