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林区可燃物踏查 筑牢森林“防火墙”

  中新网福建新闻2月20日电(苏明炀 黄山鸿) 森林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踏查工作就是实现防火工作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的最佳途径。当前厦门已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为全面加强重点林区、重点火险区域和重点旅游景点火险隐患排查,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市驻防分队联合市、区应急管理局、林业局等部门进山入林开展可燃物踏查工作。

  驻防分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全面加强驻地周边火险隐患排查。踏查小组,深入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各个山头,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现场勘察等手段,对林内可燃物类型、森林覆盖率、可燃物载量等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同时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对林区地形地貌、水源分布、道路交通等进行查看,掌握第一手林区景区数据信息。

  踏查期间,消防员利用无人机进行全景尺度画面和近景尺度画面拍摄,利用照相机进行细节尺度画面拍摄,并坚持“全覆盖、无盲区”原则,对林区及周边道路设施、植被分布、可用水源、林下腐殖层等基础信息进行标注记录,适时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提醒村民杜绝野外用火,强化森林防火意识,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同时,消防员还将收集到的信息与驻防点管护站负责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精准的踏查分析报告,确保踏查无死角,防火有实效。

  从踏查情况来看,翔安区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北部为绵延的山体,南部为平原。森林覆盖率大,植被种类多,山高林密,林下可燃物以落叶、松针、枯枝、倒木为主,可燃物载量较大。林地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备齐救援装备,完善防火体系,投入力度大,应急保障好。但也存在林区防火设施参差不齐、林木与电线交错、隔离带设置不够规范等薄弱环节,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火灾无情,预防在先。只有深入到林区腹地,对各类数据进行取样、汇总、比对,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掌握植被、道路、水系、地形等情况,科学修订完善灭火应急预案,才能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大幅度空间上建立地图与实地地形对应效果,有效锻炼我们在林地地形判别能力,为更好地遂行森林防灭火任务提供了第一手的现地资料。”消防员谢圣哲说道。

  据悉,驻防分队接下来将在深入林区实地勘察的基础上,设想突发火情,预判分析火灾发展趋势,初步制定灭火救援方案,确保遇“有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处置”,为防火行动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