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小创新”赢得“大未来” 福建一建集团QC小组活动成果屡获佳绩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6日电 在福建一建集团的各个项目现场空闲时分,常常可见项目部成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对日常施工中所遇见的重、难点展开讨论。无论是“老师傅”领头,还是“后生仔”合作,大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遵循“小、实、活、新”的初心,从实际出发,以实例、数据逐步深入解析问题,进而攻克一个个施工质量重、难点。

  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案展现出较强的行业先进性,那么QC小组成员们便会将其进一步整编成活动成果,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智慧结晶,或大或小,都是一线土壤中成长出来的集体劳动果实。QC小组成员们群策群力,在项目推进中过关斩将,成为福建一建集团冲击精品工程中的一支支尖兵。

  QC(质量控制)小组是指在生产、服务及管理等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近年来,福建一建集团按照“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总体方略,以“联效联保”经营责任制为基础,充分调动职工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创先争优积极性,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能,大力支持、推动各在建项目开展QC小组活动。QC活动已成为加强质量管理、降本增效和全员创新的重要途径,QC活动成果丰硕。截止目前,获奖QC成果多达205项。

  尤其在今年刚刚结束的福建省第三十八次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中,福建一建集团共有29项QC小组活动成果获奖,其中省一等奖8项、省二等奖7项、省三等奖15项,获奖数量约占三明市建筑业总获奖数的80%,更有5项QC成果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授予的全国荣誉,充分展现了集团强大的机制活力和创新能力。

  2022年,福建一建集团QC小组活动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从小处着眼、在小处落地,实现节省材料、人工费的同时,也达到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效果,为项目后续参评省市乃至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持续开展活动,提高职工质量意识,丰富项目施工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集团“人才兴企”战略的有力支撑。初步估算,本年度内开展QC小组活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说起福建一建集团的QC小组活动,那就不能不提及集团在2015-2018年期间承建的福建LNG监控调度中心项目。这个项目由集团总经理林怀志(时任集团副总经理)亲任项目经理,通过活跃的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举斩获了中国建设行业工程质量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实现了福建一建集团和三明市“鲁班奖”零的突破。

  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共成立了五支 QC小组,共获得QC成果全国一等奖两项、省二等奖一项、省三等奖一项,其中环保QC小组以《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污染》QC成果被中国质协、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科协命名为“二0一七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属全国QC小组活动的最高奖项。

  LNG监控调度中心项目上有两个有趣的戏称,即“泡面经理”和“口吃发布人”,推开项目经理办公室,整齐的空泡面箱子堆满了大半面墙,总经理林怀志在操刀该项目时兢兢业业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时常错过饭点,或加班到深夜,便随手以泡面打发五脏庙,然后继续投身到工作中去,故被大家戏称为“泡面经理”;“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获奖项目现场发布人谢仁波在参与LNG项目前带有口吃的小毛病,但是在每晚例会和QC小组活动的讨论、讲解过程中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竟然完全根除了口吃,并站在全国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发布的讲台上,流利地摘取了两项全国一等奖,故被大家戏称为“口吃发布人”。“泡面经理”和“口吃发布人”虽是戏称,但却是福建一建集团打造精品项目和重视QC小组活动最直观的体现,总经理林怀志在LNG项目上提出的“标准成为习惯,习惯达到标准”的口号和大力推动QC小组活动的故事流传至今,被集团后进晚辈奉为圭臬,成为集团项目经理们共同借鉴的目标。

  QC小组活动有时解决的不过是一些不甚起眼的小问题,做出了一些小创新,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为职工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的平等交流平台,调动了职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职工主动地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来。正所谓“终日之思不如须臾之学”,小至职工个人,大至公司集体的进步,正是源于这些小创新、小思考的点滴积累,最终达到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效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