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1日电(记者 林玲)21日下午,诏安县召开乡村振兴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诏安县委副书记远洋着重介绍了诏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主要成就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据远洋介绍,近年来,诏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诏安积极探索出“五抓五强五着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即抓党建、强队伍,着力提升战斗力;抓产业、强特色,着力铺就致富路;抓生态、强基础,着力建设宜居村;抓乡风、强治理,着力弘扬新风尚;抓竞赛、强督导,着力对表促落实,并取得比较明显成效。
据了解,诏安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帮扶政策防止返贫,在大力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治理培育新风,并将提升农村建设品质作为重点工作,2020年以来累计建设35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既有裸房8090栋、新改建农村公路72.5公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投资约2.5亿元,农村更美丽、更宜居、更宜业。

在发展产业促振兴方面,诏安更是念好“山海经”,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立足本地“有山有海有平原”的资源禀赋,诏安培育壮大“一株菜(设施蔬菜)、两棵树(青梅、八仙茶)、两家禽(灰鹅、富硒蛋鸡)、三海产(牡蛎、白对虾、贝类)”等特色农业产业,青梅、生态牡蛎、八仙茶、设施蔬菜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60亿元、42亿元、12.8亿元、10亿元。同时,争取省级资金1.1214亿元,落实农业项目66大项。开展优质新品种示范推广,引进优新品种27个,辐射带动新增产值2308万元。发动鼓励32家青梅产业经营主体申报64个项目,总投资5000多万元,补贴、奖励资金1200多万元。
远洋表示,诏安乡村振兴工作的下一步工作计划,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探索多方协作促进产业升级。每年在青梅、八仙茶两个产业各投入15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扶持,重点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使之成为“致富果”和“黄金茶”。开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闽台农业合作交流推广示范和闽台农业融合等项目,依托项目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探索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深化“三资”清理工作,摸清各村集体家底,盘活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通过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村集体收入;采取强弱联合、同业联合、区域联合、异业联合、链条联合等方式,探索强村辐射带动、联村抱团发展、村企合作共赢等多元化路径,实现联动联营、联营共享。
三是探索多点示范推动全面振兴。持续推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串点连线成片”线路创建,重点打造四都镇、梅岭镇、太平镇3个整镇推进乡村振兴试点,探索推进边远、边界村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一季一主题”现场推进会为抓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乡村建设“五个美丽”等重点工作,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村、样板村,以样板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