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激昂青春敢闯敢干 引领新时代乘警新风尚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9日电(魏晨)厦门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是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队伍,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借着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契机,创新形式,鼓足奋斗干劲,厦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深入列车,将青春化作理想,将信仰化作力量,在岗位上服务群众,在工作中践行使命。

  预判问题先行预防

  为了增强旅客对自己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意识,一大队开展了“小喇叭上列车”活动。一大队给每一名队员都配备了可随身携带的小喇叭,并且录制了反诈、防盗、消防安全等宣传音频,大队成员们在值乘巡视过程中全程播放。对于睡觉时把手机放在小桌板和窗台上的旅客都逐个提醒,对于巡视过程中在车厢连接处和座椅最后一排发现的电脑、相机等贵重行李物品,也一一找到行李主人,告知贵重物品不随身携带的风险性。列车上旅客众多,总会有旅客突然出现胃疼、碰撞擦伤、头痛等情况,一大队针对此类情况,在列车上设立了“列车小药箱”,内有创可贴、碘伏、胃药、藿香正气水等多种家庭常备药品,当旅客需要药品时,就可以缓解旅客的燃眉之急。

  畅通渠道主动作为

  为了方便旅客找到乘警,畅通报警途径,同时也多渠道创设群众求助报警渠道,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乘警。一大队组织开展“警务标识上列车”活动,对于支队所管辖的上百趟列车的每一节车厢都上车粘贴了警务标识,让旅客在列车上有需求时,愿意找警、找得到警、信得过警。此外,更是主动作为通过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主动发现旅客遗失物品求助等警情,三年来,通过网络平台接受旅客求助报警125次、寻找走失家属26起、解答乘车咨询2200余条。

  尽心服务温暖人心

  在列车上忘记将自己的行李带下车、错拿行李的旅客也不在少数,为遗失物品找主人是列车上最常见的警情之一,耗时耗力。全大队管辖上百趟动车,平均每天乘车的旅客有8万人,遗失物品警情4起,也催生了大队内的“河源速递”,在接到旅客此类的求助警情后,一大队成员已经有了成熟的“找回”流程,通过确定信息、现场查看、询问旅客、查看监控等方式,找到行李的‘“去处”。在找到旅客被错拿、漏拿的行李后,通过快递、列车送回等方式将行李速递回旅客的手中。创建青年文明号的三年以来,“河源速递”帮旅客找回行李物品700多件。

  厦门公安处乘警支队乘务一大队将会继续在保障旅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一方平安上履职尽责、忠诚奉献,展示作为,以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绽放青春、砥砺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