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厦门迎来首个营商环境日和第三个厦门企业家日。这一天,“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100强”发布。
今年是厦门第2次开展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参加调研企业达414家,较上年增加175家。其中,营收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12家,涵盖厦门绝大多数上规模民营企业。
当天,“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制造业20强”“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服务业20强”“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20强”三个子榜单同时发布。




据了解,本次评选由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牵头,委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参照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评选规则进行评选。
盛屯矿业位居榜首
今年厦门民企百强榜单入围门槛为营业收入11.43亿元,较上年增加12.67%。厦门民企百强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合计5891亿元,较上年增加12.67%。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5家。
厦门民企百强税后净利润总额合计为337.52亿元,较上年增加66.48%。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企业有17家,其中宝太生物凭借新冠检测试剂,盈利颇丰,该企业盈利占百强净利润总额近3成。
今年的百强榜上,盛屯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和(厦门)控股有限公司、福信集团有限公司位居三甲。
排在榜首的盛屯矿业营收达452.37亿元,相比上年增加60.01亿元,是厦门唯一营收破400亿元的民企,位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的第237位。均和控股去年营收为372.76亿元,排名第二;福信集团以291.02亿元营收位列第三。
此外,三安集园、禹洲集园、合兴包装、鹭燕医药、宝太生物、厦门安踏、恒兴集团,进入前十行列。
从榜单上看,三产(服务业)仍是厦门民企百强的主体,而二产(制造业)的比重也有明显提升。此次入围榜单的制造业企业达42家,较去年增加了7家。入围榜单的服务业企业达56家。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
同时发布的还有 “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制造业20强” “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服务业20强”和“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20强” 三个子榜单。
具体来看,“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制造业20强”前三甲为福建三安集团、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服务业20强”中,均和(厦门)控股、福信集团、厦门禹洲集团位列前三;在“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20强”榜单上,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安集团、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是前三甲。
值得一提的是,“2022厦门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20强”榜单是以研发经费、研发强度、有效专利数量等综合因素评选出。
而在厦门民企百强中,进行国内专利申请的有45家,申请总量604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的有38家,申请总量1854项;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企业数量(标准总量)分别有9家(90项)、30家(214项)、26家(255项)和21家(199项)。此外,三安集园和银祥集园参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乾照光电参与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安集团和乾照光电参与了领域类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多年来,厦门持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且效果显著,2021年创新能力指数居全国72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第12位。
这之中,民企贡献卓越。2021年,厦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01家,民企占了三分之二;厦门去年有137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28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其中民企分别占三分之一以上。
社会贡献的主力军
从榜单上看,厦门百强民企纳税总额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综合、批发业。
数据显示,厦门百强民企2021年纳税总额达203.92亿元,同比增长15.9%;纳税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依次是禹洲集团、宝太生物、福信集团、三安集团、宏发电声、斐乐体育、安井食品、盛屯矿业。
此外,民企百强的员工总数达25.32万人,较上年增长42.55%。员工人数过万人的企业有6家。
其中,今年新入围的企业桐邦信息员工数量最多,达47484人。位居第二、三位的安井食品和宏发电声的员工人数分别为15794人和15279人,分别增加2569人和2054人,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可见,民企是厦门存量就业和增量就业的最大载体。数据显示,2021年厦门民企数量为74.4万户,占全市企业数的97.56%。十年间,全市办理就业登记在职人数增加110.09万人,其中企业自主登记为“私营”或“个体”的用人单位就业登记在职人数增加91.67万人,占83.26%,2021年厦门市新增城镇就业33.07万人,超过90%就业于民企。
在纳税和吸纳就业中贡献颇大的厦门民企,亦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力军,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公益慈善事业。
厦门百强民企有67家参与了社会捐赠;36家企业已参与、21企业家有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30家企业已参与、26家企业有意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会员企业和商协会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捐赠款物3756万元助力脱贫攻坚;捐赠款物6949万元支援疫情防控。
厦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会上,同期发布的还有2022年全市“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并且评选出了117家厦门市2022年度重点产业龙头骨干民营企业。
厦门经过十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92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 7034亿元 ,年均增长7.8%,增速稳居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民营经济在此过程中更是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韧性,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年间,厦门民营经济增加值从 679.3亿元 增加到 3417.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24.1%增加到48.6%。民间投资金额从 401.20亿元 增加到 714.60亿元,年均增长7.81%。
作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者,厦门始终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两年前,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1月1日设立为“厦门企业家日”;今年3月1日实施的《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厦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部综合性、基础性法规,并将11月1日确定为“厦门营商环境日”,这也为厦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厦门,释放着亲商安商扶商、与企业共兴共荣共赢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