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将首播 聚焦“十四五”规划期间闽宁协作故事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1日电 (彭莉芳)作为编年体系列纪录片《闽宁纪事》的新作,聚焦“十四五”规划期间闽宁协作故事的《闽宁纪事2022》,将于10月13日晚正式首播。

《闽宁纪事2022》海报。
《闽宁纪事2022》海报。

  自1996年以来,闽宁协作成为东西部对口协作的典范和样本,走出了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路,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成功范例,带动两地干部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续奋斗。自2020年起,闽宁两省区宣传部、广电局、电视台联合摄制编年体纪录片《闽宁纪事》,作为同步记录闽宁协作最重要、最鲜活、最真实的影像工程。

  该系列纪录片此前已推出两部。2020年,在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下,《闽宁纪事》在央视纪录频道、全国六大卫视平台播出,荣获第31届beat365官方网站奖一等奖。2021年,《闽宁纪事2021》在闽宁两省区卫视播出,全网点击量1200万,获多家央媒重点关注报道。

闽宁纪事2022两省区探班合影照片。
闽宁纪事2022两省区探班合影照片。

  此次推出的《闽宁纪事2022》,聚焦“十四五”规划期间,闽宁协作在教育帮扶与产业升级的新动力、新优势、新理念,包括《爱在山那边》和《山海新农人》两集,每集30分钟,分别讲述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多年支教帮扶故事,以及闽商在援宁工作队指导下,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目前,《闽宁纪事2022》已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

  据《闽宁纪事2022》摄制组介绍,此次拍摄延续了“扎根记录”“沉浸跟拍”的拍摄模式,在宁夏拍摄6个多月,最长单次连续拍摄时间超65天,深入宁夏海原县、同心县、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闽宁镇等地取景拍摄,与支教队员、山区学生、乡村菇农等故事主人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做到接地气、有烟火气。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摄制组透露,在纪录片中,无论是支教老师、普通学生,还是援宁闽商、当地群众,都没有顺风顺水的主角光环,也没有完美无瑕的人物设定,而是一个个努力奋斗的平凡人。

  摄制组记录下支教老师家访时,学生突然情绪失控,骑上一辆电动车离开现场的瞬间;记录下当地校长听了支教老师的公开课,直言“课程不适合当地学生,不能想当然把沿海的教学方式带到山区里来”的画面;记录下当地孩子因为生活习惯不好,以及学校饮水机不足而经常随意喝生水的情况;记录下产业发展招工现场,女工们受到家庭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长期出差而心生顾虑的真实话语。

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

  在摄制组看来,这些情节和冲突,正是闽宁协作过程中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最为鲜活的人物情感,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最需直接面对的社会话题。

  《闽宁纪事2022》还通过跟拍厦门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青年教师们帮助西海固山区的学生们提升学业、陪伴成长的真情故事,记录闽商帮助当地女性从普通女工成长为工厂管理者,带动当地村民创业致富的故事,将镜头对准了闽宁协作当下的“00后”年轻一代。

  在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记录下了福建与宁夏的双向互动。节目中,既有支教队员对学生的真情帮助,也有感受压力而失声哽咽的情感进发,“一年的时间,还能给宁夏的孩子们带来什么”;既有援宁闽商对当地产业升级的辛勤付出,也有压上身家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的情感流露,“小家好了,大家好了,我们才能全都好”。6个多月的沉浸跟拍,让人物的变化得以在镜头前呈现,闽宁协作在新时期的发展状况和两地的情感连接,也得到了充分深入的挖掘与表现。

  《闽宁纪事2022》计划于2022年10月13日21:00,在东南卫视、宁夏卫视首播,随后在闽宁两省区地面频道、新媒体平台全面推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