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法护未来秉初心——连江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纪实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9日电(王冰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进一步推进涉少审判及司法服务工作,全力为辖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贡献法治力量,连江法院立足审判工作实践,聚焦审判队伍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健全完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机制。

  专业审判筑堡垒

  为适应涉未成年人案件逐年增加,案件类型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切实推进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专业化,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水平,根据《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少年审判“三审合一”工作机制的意见》,连江法院精选各庭室审判业务骨干组建少年审判联合合议庭。少年审判联合合议庭立足审判职能,实行涉少案件集中审理,统一审理涉少刑、民事、行政案件,构建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立体保护格局。少年审判联合合议庭积极探索涉少案件审理形式,从涉诉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圆桌审判”模式,参与诉讼人员围桌而坐,在保留法庭庄严的同时缓和传统法庭的紧张氛围,最大限度去除未成年当事人的隔离感、落差感,消除涉诉未成年人隔阂和紧张心理,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判后延伸显温情

  少年审判联合合议庭延伸司法服务,积极开展少审案件判后工作。落实未成年罪犯轻罪前科封存工作,保护未成年被告人和受害人隐私,依法对未成年犯进行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救助制度,积极开展扶贫攻坚系列活动,对有困难的未成年人进行司法救助;对生活困难、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妇女儿童,予以减免缓交诉讼费或提供司法救助金、法律援助等帮助,让处于弱势、权益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都能打得起官司、得到法律的保护。

  协同共育启新篇

  为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充分发挥法院司法职能和妇联维权职能,连江法院与连江县妇联联合推进“茉莉姐姐”家事辅导调解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参与涉未成年人的家事纠纷案件的调解、指导、咨询工作,提高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监护意识、监护能力和法治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近日,连江法院法官在一起涉未成年人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发现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能依法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承办法官向当事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督促家长积极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并于“六一”前夕向该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承办法官在连江县妇联的协助下,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陈素敏老师对该名监护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在帮助该名监护人的抚平心理创伤的同时,指导监护人建立正确亲子关系,加强亲子沟通,通过家庭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天平润苗传法理

  连江法院推行“全覆盖”共建模式,通过“院校合作”机制,落实普法责任,少年审判联合合议庭法官多在辖区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连江法院干警还多次前往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假期红领巾自习室等,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反拐”“反家暴”“反校园欺凌”“反诈”等不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以国旗下讲话、普法宣讲、法律课堂等形式,为在校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普法解读。多次组织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举办“法院开放日”“青少年模拟法庭”,邀请辖区内中小学生走进法院,近距离感受法庭,开启学法新体验。

  未来,连江法院将坚持以审判职能为根基,以司法延伸为纽带,以协同共治为路径,凝聚合力,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防护网”,让每株幼苗在法治阳光下伸展枝叶,让每段青春在司法护航下健康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