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0日电 7月11日至14日,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沐光”实践队师生23人跨越两省四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央红色交通线寻访信仰之光,传承红色基因;于长汀生态样板间解码“绿富美”奇迹,践行绿色发展;用专业智慧赋能乡村振兴,彰显实干担当。
红色足迹铸魂:烽火印记淬炼青春信仰
在永定区金砂镇,实践队先后走进交通线永昌楼和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透过泛黄的密电文件、锈迹斑斑的煤油灯,触摸当年交通员“白皮红心”的智慧与胆识。冒雨重走溪口交通线古道时,亲身体验了革命先辈穿越封锁线的艰险。挹春堂的午时花、1931年发报机等历史见证物,无声诉说着秘密战线的烽火岁月。实践队循着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脉络,终于抵达此行终点——江西瑞金。在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及“二苏大”会址深入研学。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人民政权的诞生历程,使队员深刻体悟红色政权的历史厚重。转赴长汀,杨成武将军纪念馆的作战手稿与飞虎队纪念馆援华战机模型相呼应,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生动诠释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民族精神。
绿色行动赋能:碧水汀江守护绿水青山
在“中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长汀县,实践队深入国家湿地公园观测生物多样性,沿汀江巡河护河、进行水质检测,并分发宣传单号召群众共建生态家园;在项公亭前,队员们聆听了“荒山披绿”的传奇故事和项南书记“治山先治穷”的理念;千亩板栗种植基地里,队员们学习“生态+产业”模式,亲手参与果树养护;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中,借助AR技术还原的生态蜕变史,清晰解密了长汀如何从昔日的“山光、水浊、田瘦、人穷”蜕变为今日的“绿富美”。市场营销专业的队员更发挥所长,为当地生态农产品设计推广方案,以实际行动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
专业实践聚力: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板栗种植基地负责人深入探讨“板栗鲜储直发”方案;在长汀校友企业,队员们采用"沉浸式体验+岗位实操"模式,参与企业电商直播运营全流程,从选品策划到直播带货,从仓储物流到售后跟踪,将供应链管理、数字营销等专业理论转化为服务企业的具体实践,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
四天跨越两省四地,“沐光”实践队构建了“红色铸魂+绿色赋能+专业实践”三维立体育人模式,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实践答卷。下一步,实践队将整理红色交通线口述史、制作汀江生态保护科普视频、推广助农直播模式,让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持续发光发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