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泰国华裔女生陈思思:深耕中文 助力中国短剧扬帆出海

  东南网6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 李奇)在集美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泰国华裔留学生陈思思抚摸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证书,难掩激动。对中文的喜爱,牵引着她从泰国中文学校走向中国高校,甚至不惜退学重考。如今,她通过翻译短剧助推中国文化出海,还将继续研读汉语言文学,努力掀起汉语热更大浪潮。

陈思思在学习书法(受访者供图)
陈思思在学习书法(受访者供图)

  退学重考 破釜沉舟

  陈思思的爷爷是广东汕头人,战时移居泰国。父亲虽不懂中文,却敏锐感知到中国的崛起:“他总说中国会越来越好,坚持送我们几个姐妹去读华文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她在华校苦学中文,却始终难解汉字深意。高二时,一次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的经历点燃了她的向往:“中国老人拉着我们唱歌玩游戏,那种温暖让我决定来留学。”

陈思思体验篆刻(受访者供图)
陈思思体验篆刻(受访者供图)

  2018年进入广东一所高校的旅游管理系后,陈思思一度因为老师全中文授课无法跟上进度而感到灰心丧气,“老师会选择跳过中国高中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我感觉像听天书。”疫情发生后,在泰国接受网课的她更是倍感吃力。在痛苦挣扎中,陈思思于2020年决定退学。

  蛰伏一年后,她带着更高等级的汉语水平考试证书叩开了集美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门,却遭遇更大挑战:“我一开始以为汉语言文学只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那些古诗、成语让我崩溃,只能死记硬背。”

集美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的陈思思(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集美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上的陈思思(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为突破瓶颈,她成为图书馆的“钉子户”——白天啃《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史》,夜晚找中国同学练口语,甚至开发出独特学习方法:“打游戏时强制用中文对话,队友骂人我都当听力训练。”

  发挥专业 争当使者

  大三时,中文水平有所长进的陈思思发现了一条既能发挥专业水平又能挣钱的新赛道——中国短剧泰语翻译。去年至今,她已完成数十部作品,月均翻译2-3部热播剧。“机翻根本不通,要把‘霸总语录’译成泰国人懂的词。”她上网查询各类网络热词、热梗,最头疼的还是成语转化:“比如‘卧薪尝胆’,直接译字面意思泰国人会懵,要转化成当地励志谚语。”

  这份兼职也让她成为家族“文化中转站”。父亲看剧时惊诧:“中国茶饼为什么比黄金还贵?”她趁机讲解茶文化渊源,妹妹受其影响正备战来华留学。“短剧让泰国人看见真实的中国”,她说小到酒桌礼仪,大到地方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种子。”

  当被问及执着中文的原因,陈思思眼睛发亮:“汉字会说话!”她迷醉于拆解汉字构形奥秘,感受中文的精妙与灵动。为亲近传统文化,她参加茶道班体验宋代点茶,在书法课临摹颜真卿字帖,更走进多个省市博物馆、古迹遗址,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创造,体悟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计划深耕中文的陈思思目前已经申请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她坚定地说,即便没能申请成功,她明年也要再战,“我一定会把中文一直学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