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全国第九个科技工作者日”福州主场活动在福州市科技馆新馆盛大举行。本次活动展示福州科技工作者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进程中的卓越风采,弘扬科学家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奉献精神,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尊尚与热爱。

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福建省相关领导及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科技企业代表、特邀嘉宾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致敬科技工作者,共话科技创新未来。
传承精神,点亮未来
在《逐梦科技星河:见证中国创新崛起之路》《榕耀科星 智创未来》纪录视频中, 展示了福州籍院士及科学家的创新成果:陈一坚院士领衔设计的歼-10战斗机翱翔天际、林占熺院士的菌草技术在全球106国落地生根、张钹院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突破……全景式展现福州科技底蕴与创新活力,点燃活动的科技热情。

福州市科协在本次活动中首发《“榕城科星 薪火相传”——在榕工作风采录》,展示福州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吴明红、吴新涛等在榕院士在国家科技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体现了院士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福州茶园山小学小记者在现场与老科技工作者代表交流,向青年科技工作者提问,用童声传递对科学的崇敬。
致敬科学,服务人才
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卢哲明对于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强国进程中的伟大奉献和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殷切期待。他表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新兴产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把论文写在八闽大地上。服务科技人才需求,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
福州市政协副主席林锋表示:福州的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征程中创新争先。
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福建省老科协会会长薛卫民表示: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共同书写 “老中青” 科技工作者协同创新的福建篇章。
赋能计划,创新生态
为创新科技环境,吸引人才,福州市科协在本次活动上推出一系列措施。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智武宣布启动“四维赋能计划”,该计划涵盖青苗、银龄、跨界、榕台四个计划,打造未来科创人才摇篮,构建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推进科技交流融合示范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构建福州全周期科技创新生态。

福建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杨江帆宣布“人工智能科普专家库”“银龄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名单,包括科技科普专家、银龄健康专家238名,他们将积极推动福州AI技术与健康知识普及。
国防大学李明海教授分享《智能科技在现代战争的运用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前沿领域科研成果。
自2017年起,每年5月30日成为全国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节日。第9次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活动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致敬礼赞,更是福州向“科技福州”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当前,福州正以“数字中国起点”的使命担当,汇聚科技力量,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榕城智慧”。正如活动主题所言——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这场科技盛会正是福州科技创新征程的新起点。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共福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