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李志杭:用心书写好自己的警察故事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9日电 “我的志向就是一名警察。”来自厦门铁路公安处古田会址站派出所的见习民警李志杭,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警察。从一名警校生到一名铁警,对于李志杭来说,他的警察故事刚起笔,正发生。

  从小立志警察梦的李志杭,在高考时毅然选择警校,并在2024年从郑州警察学院毕业怀揣着警察的梦想到厦门铁路公安处古田会址站派出所成为一名见习民警。在近一年的历练中,那个警营雏鹰奋飞更自信。从刚参加工作时对公安基础工作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执法办案行家里手;从独自面对旅客群众求助时的不知所措,到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贴心人。对执法办案流程不熟悉,那就钻研规范卷到深夜;对站区治安防范重点不了解,那就每天用脚步丈量站每一个角落。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李志杭慢慢成长为派出所集多样技能于一身的多面手。

  刚走上岗位时,李志杭认为,青春的价值会在警服带来的威武与荣光中体现。可是,现实工作让他陷入了迷茫:每天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往来旅客的琐事纠纷,大部分时间是在站区执勤。“这就是我的青春吗?我的价值在哪里?”他不断自问。

  直到身边的师兄的教导,他逐渐发现:青春的价值就体现在为民服务中,体现在群众满意的笑容里。从那以后,他努力工作和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今年3月份的一天凌晨1时许,正在派出所值班李志杭接到一起群众电话报警,电话传来年轻女性带着哽咽的求助声:"民警同志,请帮帮我找孩子......"值班民警李志杭当即安抚:"女士请控制情绪,先说明具体情况。"经过连续深呼吸引导,报案人情绪逐渐平复。原来报警人是一位单身母亲,当晚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己14岁儿子手写的离家出走声明,自行搜寻无果后,求助辖区派出所得到反馈称少年已购票登上列车,便急向终点站派出所求助。李志杭在确认了乘车信息后,次日早上七时即值守在车站,在少年出站的第一时间便找到了他。

  在情感疏导和心理干预下,始终沉默的孩子终于开口,原来他中途转到外地上学,人生地不熟,在学校没有朋友独来独往,母亲忙于工作缺少沟通,于是选择购买车票离家独自回老家。李志杭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其母亲联系,帮助母子二人调解,最终让母子二人成功化解矛盾。

  “警察同志,真的太谢谢你了!”5月28日傍晚,在上杭站进站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名戴着墨镜,手持竹竿的旅客引起了执勤民警李志杭的注意。“女士,请问您需要帮助吗?”经过交谈,李志杭得知他是一名盲人旅客,且没有同行人陪伴。在得知她要乘坐D3295次列车前往龙岩后,李志杭立即接过她的行李,同时让安检员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协作开通绿色通道。

  因当天下着大雨,雨水顺着来往旅客的雨伞滴落到地上,地面湿滑难行。李志杭一手托着行李,一手扶着旅客,提醒道:“地面比较湿滑,您慢点走。”过安检、验车票、穿走廊,每个环节都细致引导。列车进站时,与乘务员完成重点旅客交接,又亲手将行李稳妥摆放在座位下方。盲人旅客对此双手握着李志杭的双手连声道谢。

  正是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和旅客群众的笑容中,李志杭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今年以来,李志杭已经帮助找回了2名离家出走的少年,为旅客做好事13起,李志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激昂的青春在警徽中闪耀,在平凡的岗位上,铁警雏鹰正展翅。李志杭正如其他年轻铁警青年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守护着旅客群众的平安旅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