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3日电(刘晓智) 5月6日,福州港引航站接到福州中江化工码头有限公司紧急求助:三艘重载丙烷运输船需在5月8日至5月13日期间完成靠离泊作业,否则将面临重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紧迫的船期,引航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引航保障小组,依托《福州港江阴港区12号泊位5万GT液化气船掉头靠泊模拟试验报告》的技术研究成果,结合4月26日5万吨级液化气船“巴尔德”轮的成功掉头靠泊经验,科学统筹潮汐规律与船舶动态,为每艘船舶量身定制“一船一策”的精准引航方案。通过连续攻坚:
5月8日,首艘运输船“ENEOS MIRAI”(米莱)轮率先完成靠泊;
5月9日,“ENEOS MIRAI”(米莱)轮卸货完毕离泊出港;
5月10日,第二艘“DORAJI GAS”(哆啦基汽船)轮安全靠泊;
5月11日,“DORAJI GAS”(哆啦基汽船)轮安全离港,最后一艘“COBRA”(科布拉)轮压轴进港掉头靠泊。
此次行动中,福州港引航站通过船舶动态实时追踪系统对三艘船舶实施全流程技术护航,与码头调度紧密协同,实现“船到即靠、货完即走”,保障了码头作业的高效衔接。中江化工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港引航站的技术实力、全天候响应机制和高效服务,直接保障了船舶在关键时间窗口内完成靠泊,为化解企业物流链风险提供了决定性支持!”
福州港引航站负责人强调,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一船一策”和“绿色通道”等机制,深化智能化引航技术应用,持续提升船舶靠泊效率,为福州港构建世界一流港口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