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中院召开自贸审判工作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1日电(叶艺琳 魏淑玲)21日,福州法院司法护航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十周年新闻会在福州中院召开,汇报2015-2025年福州法院自贸审判司法保护状况和总体成果,同时发布自贸审判十大案例及《福州法院司法护航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十周年白皮书(2015-2025年)》(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系统梳理了福州地区十年来自贸案件的审理情况,涵盖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破产清算、跨境贸易等多个领域,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创新审判机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自贸区司法工作高水平发展的展望。白皮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既是自贸审判经验的总结书,也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宣言书。

  2015-2025年,福州法院共受理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8049件,审结7817件,一定程度反映了自贸区商业交易活跃、知识产权产业集聚、房地产交易规模显著扩张的复合型经济生态。

  为打造适配自贸区发展的审判体系,福州法院立足区位优势和审判职能特点,组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审判团队,建立“速裁+快审+精审”三梯次审判工作模式,并将典型案例培育作为高效高质办案的有力抓手,其中《中建某局与英某公司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大典型案例”。

  在涉台案件审判方面,福州法院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探索涉台案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设立“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推行“驻点法官+台办特邀调解员+台胞特邀调解员”的“1+1+1”涉台纠纷团队调解模式。建设“台胞权益保障法官云工作室”,为台胞台企提供靠前、优质、高效的“线上”司法服务。

  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推行“一庭一站一中心”知识产权以点带面式保护机制,挂牌成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在自贸区互联网游戏产业园设立“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服务站”,与自贸区管委会合作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设立“知识产权(涉台)保护调解中心”,全方位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在推进机制革新,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体系方面,福州法院创新涉自贸区“诉调仲执一体化”机制和“法仲联侨”协同机制,重磅推出“减半再八折”的惠民举措,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并在省内率先成立“自贸区执行事务中心”,创新推出自贸区“立审执联破”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涉自贸区案件执行立案、查控、破产审查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同时,福州法院打造了“破产企业司法行政协同改革”机制,实行企业破产处置一站式服务,高效化解破产案件52件,惠及债权人企业380多家,盘活土地500余亩,妥善安置职工700余名,助力多家企业重获新生。此外,还与榕城海关共建信息“互通”、执法“互助”、信用“共管”、社会“共治”的“两互两共”知识产权保全保护机制,凝聚打击通关进出口货物侵犯知识产权的合力。

  为了接续升级服务能级,更好地以司法护航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福州法院在全省率先提出所有涉自贸区纠纷案件均采取“当天起诉、当天立案”的便捷立案服务举措,施行“三一”机制,强调推行“一窗收件、一站服务、一趟就好”的工作方式,做到15分钟收件、24小时内立案、48小时裁定。积极探索创新“云审判”工作机制,实现诉讼程序“云”运行、案件审理“云”开庭、矛盾纠纷“云”化解,努力提升涉自贸审判的便利化程度。首创“云认证”“云面签”“云授权”举措,破解涉侨身份认证、委托代理难题,并实现在线当庭宣判、在线调解即时签。

  以打造惠企安商暖环境为契机,福州法院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台商台企法律服务专员制度,实地走访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助力台企解决各类法律问题;落实《福州法院惠企安商13条工作措施》,推行全流程护企、高效率暖企、全方位安企的企业司法服务机制,开展民营经济服务保障行动。

  接下来,福州法院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以深化品质榕法、正气榕法提升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自贸区审判工作再上新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