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0日电 (记者 杨伏山)首届厦门大学MPA院友智汇论坛暨行业导师受聘仪式18日晚举行,共聘请26位行业导师助力培养兼具理论纵深与现实洞察力的公共管理人才。

其中,22个行业导师为该校MPA院友,其他则来源于企业和政府机构。
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主办、厦门大学MPA教育中心承办的本次论坛,汇聚来自厦门大学首届2001级至在读2024级各级MPA院友与学生代表、MPA行业导师、学院教师代表,共商MPA教育发展良策,现场思维碰撞、智慧汇聚。
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厦门大学MPA教育中心原主任黄新华教授在会上致辞时从师生关系、学校与学院的关系以及厦门大学MPA教育与国家的关系三个维度做了阐释,认为厦门大学MPA教育与时俱进,真正地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是“知行合一”的专业,在实践中继续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更多卓越人才。
受聘行业导师,将配合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参与学院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研究生专业实践,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崔庆炜称,深化行业导师制度是该学院推进MPA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培养兼具理论纵深与现实洞察力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关键途径。他呼吁广大MPA院友持续反哺教学,将实践经验转化为育人资源,与行业导师共同构建“理论—实践”双向赋能新生态。
在厦门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徐国冲教授宣读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2025年度行业导师聘任名单之后,崔庆炜、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于文轩教授为受聘导师颁发证书。
在全体嘉宾与师生见证下,黄新华、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王智兰、崔庆炜、于文轩以及2001级MPA院友蓝地、2005级MPA院友刘海涛共同为“首届厦门大学MPA院友智汇论坛”揭牌。论坛的揭牌标志着院友资源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联动迈入新里程,为进一步促进院友之间、院友与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经验传承与资源整合搭建起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平台。
当天举办的首届MPA院友智汇论坛,论题“数字化转型与公共治理创新”由于文轩主持,五位深耕公共管理领域的实践者分别从档案管理、社会保障、农业农村、公共资源、医疗健康领域视角出发,详细解读数字赋能如何在实践中提升治理效能。他们均认为,数字技术的产生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公共管理部门信息的管理、流程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重构治理版图的时代,更应该将人工智能融入自身思维方式,提升“提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工具服务公共治理。
论题“时代洪流下,如何抓住机遇?”则由厦大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李德国教授主持,院友代表从深耕多年的行业实务出发,在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工具利用等多方面提出建言。
在“院友之声·共话MPA高质量发展”环节,厦大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罗思东教授邀请现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院友们踊跃发言,他们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组织文化与价值观、资源整合、毕业生发展、人工智能变革等多个方面围绕MPA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展开热烈讨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