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1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 李奇)眼下正值早稻插秧时节,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东辉村坑山社的一处农田已经收获满满。随着水中的地笼被慢慢拖出,网底的小龙虾挥舞着钳子、活力十足。

20多天前,40公斤小龙虾苗“入住”东辉村。利用水稻种植的“空档期”,抢抓与主产区适宜生长温度差,这些小龙虾经过一轮快速生长,抢“鲜”错峰上市,即将“爬”上厦门市民的餐桌。这也是东辉村“稻虾轮作”生态种养试点项目的首批成果。

“稻虾轮作可以实现稻和虾的双丰收。”湖北居水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波表示,东辉村优质的生态环境为小龙虾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稻田引入东辉大峡谷山泉水,其中的稻茬、谷屑发酵产生的浮游生物、昆虫,为小龙虾的生长发育提供天然饵料,而小龙虾又能为水稻提供底肥,增加底泥的透气性,进而增加水稻产量。

“作为一种生态高效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稻虾轮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厦门市委老干部局驻东辉村选调生肖明康告诉记者,以全年投放三季虾苗为标准,预计每亩将实现增收超1万元。
除了向本地餐饮业商家供货,东辉村还以“稻虾”为主题建设小龙虾垂钓基地。走进基地,两侧三角梅次第绽放,小龙虾卡通形象趣味迎客,身旁东李溪水流潺潺,溪畔白鹭展翅、水牛垂首,一幅怡然自得的农家生活新画卷徐徐展开。据悉,借力“引客下乡”政策,基地将打造钓虾、喂虾、品虾为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以小龙虾“钓”动乡村特色游。
肖明康表示,东辉村“稻虾轮作”生态种养试点项目由村集体牵头,依托“五元主体”帮扶共建机制,充分调动东辉村生态优势、耕地资源,引入技术力量,探索打造“一田多用”的东辉模板,以期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不仅如此,东辉村还将樱花谷、山口庙、九十九间大厝等景点,以及小龙虾垂钓基地、稻田咖啡馆、公益图书馆等休闲场所串联成线,打造“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描绘助农增收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