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3日电 近年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强化地理标志保护,严守产品特色质量。一是完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支持和鼓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应用过程控制、产地溯源等先进管理方法和工具,加快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地理标志特色质量保证体系,率先探索运用省级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导入全省地标专用标志使用企业信息,指导福鼎白茶等重点地理标志产业建设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共同构建政府监管、行业协同、生产者自律的质量保证体系。截至2023年底,“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共入驻企业和加工点3000多家、经过备案和登记工商营业执照经纪人4000多名、茶农78000多户。
二是健全产品标准体系。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与标准化工作有机结合,构建涵盖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标准体系,鼓励研制地理标志标准样品。主导制定了我国首个产品类茶叶国际标准乌龙茶国际标准,有效提升了中国茶在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全省累计制定地理标志国家标准12项,地方标准68项,团体标准90项。
三是构建产品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各地投入资金建设地理标志检验检测机构,购置专业化检测设备,提升地理标志产品检测能力,不断满足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内快检需求。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拥有地理标志产品检测机构27家,其中国家级检测机构2家,省级检测机构6家,地市级检测机构10家,县区级检测机构2家,其他类型机构7家。
四是加大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力度。建立“守护品牌”和“守护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年度商标和地理标志专项执法行动,切实维护地理标志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荐50件商标(含地理标志)列入泛珠三角区域第一批重点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名录。2023年,共办理了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行政保护案件64件,案值2.78万元,罚没6.54万元。
五是提升地理标志智慧监管效能。持续完善全国首个覆盖地理标志注册培育、使用管理、维权保护等地理标志监管全生命周期的省、市、县三级地理标志联动保护体系。上半年,运用全省地理标志智慧化监管服务平台,开展连江鲍鱼、云霄枇杷、建宁通心白莲等9件重点应季地理标志产品线上侵权违法行为监测预警,共监测发现63条涉嫌冒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未经许可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名称不合理使用等网络地理标志侵权线索。经初步核实,已将39条违法线索分发至各地主管部门进一步核实处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