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8日电 (魏兴谷 冯尤杏)10月16日,在永安市槐南镇洋尾村村部,村民罗某锋与罗某荣双方签下了调解协议书,并按下自己的红手印。
就在这之前的几天时间时,因罗某锋放养的牛群疏忽看管,导致牛群闯进田地造成罗某荣种植的菜园子被牛啃食、踩踏损毁。双方就此发生争吵,甚至扬言如果赔偿不到位还将采取极端行为。如今,两人的纠纷不仅划上句号,还在民警和村干部的调处下,双方握手言和,成为好邻居。
罗某锋与罗某荣的矛盾纠纷刚开始时较为激烈,存在“民转刑”的风险隐患,成功化解的背后,离不开槐南派出所和洋尾村两委建立的联动调处机制。
预防在先、发现在早。槐南派出所每月排查发生在辖区的民事纠纷类警情,梳理前期处理情况,村两委干部不定期入户走访,发现问题及时与派出所民警报告,双方互通有无,确保在第一时间精准掌握矛盾纠纷的隐患和发展动向。派出所在处理警情过程中,初步研判该矛盾纠纷存在“民转刑”的可能后,及时与村两委联系,双方共同会商讨论具体化解方案,共同约见当事人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签订协议并按下红手印,调解失败的,将进行第二次会商,启动第二次调解,若二次调解仍未果的,告知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合法途径。
“罗某锋与罗某荣这起矛盾纠纷最核心的是赔偿问题,双方本就是邻里关系,我们在解决双方矛盾纠纷的同时,本着邻里和睦的原则,主动靠前调处,分别到当事人家中仔细了解双方诉求,最终得以化解。”槐南派出所所长项建说。
永安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各乡镇(街道)派出所推行“警村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新模式,全力防范化解管控各类社会矛盾风险,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