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一批普通公路迎来新进展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6日电(刘砺锋 张学文 吴焕清 许燕子 危梦超)近日,福建一批普通公路迎来新进展。

  国道G228线福清江镜镇蓝园段主体完工

  近日,国道G228线福清江镜农场至江镜前华段(蓝园段)顺利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标志着蓝园段项目主体施工完成,即将进行交工验收准备工作,预计10月份实现全线通车。

  国道G228线福清江镜镇蓝园段主体工程完工。
国道G228线福清江镜镇蓝园段主体工程完工。

  该公路工程起点位于江镜华侨农场芦华区,终点止于江镜镇前华村,位于蓝色大道以东260米,是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连接江阴港及莆田市的主干道。项目全长9.08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按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标准建设。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大幅改善福清境内的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福州大都市区综合交通运输水平,缓解区域间交通压力,完善海西公路网,推动福清市沿海产业经济发展,对加快构建“福莆宁”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南安这条通往泉州的主干道改造完工

  近日,S215线南安市码头镇仙美村至枫树村路面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沥青路面摊铺,顺利投入使用。

  南安这条通往泉州的主干道改造完工。
南安这条通往泉州的主干道改造完工。

  该路段是南安通往泉州的主要道路之一,也是码头镇的主干道。项目起点位于南安市码头镇泉州师范学院北侧,与省道215线南安诗山路面顺接,终点位于泉南高速连接线交叉口东侧,路线全长3.215公里,道路由14米拓宽至19米,车道两侧配备了1.5米宽的透水彩色混凝土摊铺人行道,这是首次在南安市国省干道改造项目中使用彩色混凝土,有力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排水性和安全性。

  多年来,随着通行车辆的增加,该路段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破碎、沉陷或错台等病害,路面使用性能逐年下降。南安公路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将原水泥砼路面改造为沥青砼路面,同时对项目全路段交安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全面提升。项目建成通车后,极大改善了该路段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幅提升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打造乡村振兴“开门路”。

  武平岩前田心桥水毁修复工程竣工通车

  10月6日上午10时,随着第一辆车缓慢驶过田心桥,标志着被“6·16”特大暴雨冲毁的国道205线田心桥顺利实现通车。

  在今年“6·16”特大暴雨中,田心桥被洪水冲毁,导致闽粤省际通道武平段交通中断。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武平公路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新建应急便道以及对田心桥实施拆除重建。新建成的田心桥全长26米,宽12米,采用1-16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结构,下部结构为U台扩大基础。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舒适度,还大大增强了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武平岩前田心桥水毁修复工程竣工通车。
武平岩前田心桥水毁修复工程竣工通车。

  新桥通车后,将进一步提升闽粤间道路通行服务水平和区域联动能力,拓展闽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释放武平“全国林改第一县”品牌效应,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省道S306线宁德石后路段“白改黑”完工

  10月9日,省道S306线宁德蕉城东胡隧道出口至石后乡陈坂村段“白改黑”项目顺利完工。

  该工程路线长3.445公里,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兼市政功能,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作为一条承担重要交通运输职责的干线公路,此前,由于长期使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原水泥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沉陷、错台等老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

  蕉城公路中心将原水泥砼路面改造为沥青砼路面,同时对项目全路段交安设施、排水系统等进行全面提升。项目建成通车后,极大改善了该路段交通条件,促进了区域间的物流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