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持续深化林改 诏安推动“绿色宝库”焕发活力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8日电 今年来,诏安县林业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重要理念,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林草局有关要求,聚焦从根本上解决“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的问题,持续深化新时代林业改革,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渐山脚下 富美西梧。陈旭玲 摄
渐山脚下 富美西梧。陈旭玲 摄

  盘活林地资源,推动“两票”发行

  诏安县林业局认真总结霞葛镇林改试点经验做法,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三个方面推动林业地票、林票发行,做大做强“两票”。

  一是组织各乡镇林业站主动对接所在乡镇三个中心,摸查辖区内承包期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集体林地和现有集体经营林地;

  二是主动对接诏安国有防护林场、漳州市信产集团等国有企事业单位,协商合作造林或合作经营;

  三是加强宣传,县林业局制作两票宣传图片5000份,分发到各行政村、自然村。目前,霞葛镇天桥村、四都镇后港村与诏安国有防护林场已达成合作造林协议,面积1120亩,拟转换为林票、地票450万股。

  创新林业经营模式,增强林业效益

  诏安县林业局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确保林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稳定农户承包权,鼓励林农流转林地经营权。

  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家庭林场、股份林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开展新型经营主体标化准建设,积极参与市级星级经营主体评选,推动传统经营主体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变;推行“林场+村集体+林农”“企业+村集体+林农”等多种模式,提升林业经营水平和收益。目前我县现有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单位66家,经营面积达13.2万亩。

  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激发林业活力

  诏安县林业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改变以往由政府、国有企业为主的林业投融资机制,实现林业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据统计,截至今年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我县林业建设资金多达30亿元;

  此外,诏安县林业局主动与各商业银行沟通协调,推出适合林业生产特点的期限长、利率低、手续简便的林业金融产品,重点探索推进“两票”质押贷款。

  创新林业分配方式,调动林业积极性

  诏安县林业局通过“合作经营、量化权益、自由流转、保底分红、兜底保障”等手段,实现“林业资源快速变现、合作项目多方共赢”。

  诏安国有防护林场与霞葛镇天桥村合作造林项目中,计划天桥村以林地入股量化成地票占股13%,林场以资金、管理等入股量化成林票占股51%,面向社会发行流通林票占股36%。与四都镇后港村合作造林项目中,计划后港村地票占股18%,林场林票占股51%,面向社会发行流通林票占股31%。以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方式,或以全民共享的形式,将所得的效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事业,或以村民分红的形式,调动林农参与林业产业的积极性。

  完善融合机制 促进碳汇价值变现

  下阶段,诏安进一步完善“三票”融合机制,促进林业碳汇价值变现,让群众享有更多绿色财富、生态红利。

  绘制一张“林图”,强化森林资源数据赋能。组织开展“三票融合”项目集体林权地籍调查,积极对接所在乡镇三个中心,摸排辖区内承包期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集体林地和现有集体经营林地。将历史林权登记数据库和“三票融合”项目确权数据库整合,精心绘制“全县林业资源全景图”,叠加国土“三调”数据、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实现“三图合一”,确保林权登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紧抓两级责任,构建林改工作联动机制。将林改纳入林长制考核范围,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并组织各成员单位、乡镇签订深化林改承诺书,激发推进林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全县“一部门一重点、一乡镇一案例、一领导一品牌”活动,认真梳理、全面归纳、总结提升霞葛镇林改的宝贵实践经验,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形成条理清晰、科学系统的具体举措。通过召开林业产业招商会、现场会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在全县全面推开新一轮林改。

  深化“三票融合”,拓展资源价值转化途径。一方面,加快推动“两票”升级。加快推进林地流转,做大做强“两票”,力争全年完成林权流转2万亩,发行林业地票、林票500万股以上。积极配合市里建好全市地票、林票本底数据库和在线查询系统,以及林木生长模型评估体系、林业票证管理平台和林业产业交易平台,不断创新“两票”的交易形式和交易手段。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碳票发行。探索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算方法,围绕省对林业碳中和试点的指示要求,积极与福建丹宇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研究碳票发行方案。及时跟踪省、市林业碳汇政策变化,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为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提供科技和人才智力支撑。

  汇聚四方合力,助推林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坚持政府引导。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林改工作。二是强化林场指导。调动诏安国有防护林场支持林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开展专业性技术、服务指导和经验分享,实现增林扩绿;三是鼓励企业注资。引导国有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参与林改,通过注资或合作的方式,提升林改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四是推动银行助力。持续加强与银行间沟通联系,开发适合林业经营特点、与林业生产周期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并探索开展林业经营、公益林偿、林业碳汇等的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近期,县林业局将与农行、建行、农信社、汇通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林改是一场多方受益的工作,诏安将持续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