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2日电(牛效礼 陈丹红) 日前,从福建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传来好消息,在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何奔教授及其团队的支持下,该院开展“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成功救治了一名罕见的心脏结构异常患者,系泉州市首例,标志着晋江市医院“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术”这项技术“领跑”泉州地区。
最近,柯女士(化名)因反复头疼、心慌、乏力等多种症状来到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寻求诊疗,经全面检查后,医生发现其心房间隔膨出个“瘤”,伴房间隔重度偏移。
“像患者这种情况,并非心脏长出了实体肿瘤,而是心脏房间隔先天发育薄弱,向一侧膨出,看起来犹如半球形的‘瘤’。血液流经瘤体内时,容易乱打转、形成涡流,从而产生心慌、心悸、头晕、头痛等症状”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登庆介绍,房间隔膨出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心脏结构异常,当瘤体较大或伴有房间隔严重偏移时,可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据介绍,由于该病例的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策略制定难度大,介入封堵手术失败风险高,传统治疗方法多依赖于外科手术修复,但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
在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及相关情况之后,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何奔教授团队与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详细评估、讨论后,最终决定由何奔教授及其团队带领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为患者采用前沿的“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技术”,力求以最小创伤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穿刺、置管、放置封堵器……历时2个小时,可降解封堵器稳稳夹在房间隔处,成功解决了柯女士的“心病”。
“该病例由于房间隔膨出瘤伴有重度偏移,术中需确保封堵器能够准确、稳定地放置于膨出部位,这对医生的操作技能和经验提出了极高要求。”何奔教授表示,对比以往封堵器,可降解封堵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后能有效封闭房间膨出部位,防止血液异常分流。同时,降解封堵器可在12个月后自然降解成为水和二氧化碳,避免了异物长期留存在体内的风险。“同时,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技术在晋江市医院成功开展,也标志着该院在心脏结构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进入‘植入无残留’时代,为泉州地区及周边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新选择”。
据了解,自2018年2月何奔教授名医工作室在晋江市医院设立以来,何奔教授带领团队每月到晋江市医院坐诊手术,让晋江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高端医疗服务。通过“传、帮、带”,进一步增强了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领域的诊疗实力,为晋江乃至周边区域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不出远门,在家门口便可看名医、看大病、治好病,柯女士及家人特别高兴,当她们想当面感谢手术团队时,何奔教授团队与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又奔赴在抢救其它患者生命的路上。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让我们真诚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医师们说一声“辛苦啦,感谢你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