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南安柳城街道露江村:科技赋能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6日电 (黄炜宗)南安柳城街道露江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农业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近日,柳城街道露江村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无人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田作业,为农作物生长病虫害的高发期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随着夏季的到来,农作物病虫害的威胁日益加剧。为确保水稻稳产丰收,露江村于近日正式启用无人机进行全覆盖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作业。技术人员将调配好的农药倒入无人机药箱,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在稻田上空翱翔,雾状的农药均匀洒落在田地上。据露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世签介绍,无人机一个上午就能完成500亩的施药施肥任务,相比传统的人工打药,不仅效率更高,还能实现农药的精准投放,减少了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

  工作人员调试无人机。
工作人员调试无人机。

  此次无人机作业不仅体现了露江村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创新,更是柳城街道积极响应上级粮食生产要求、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具体体现。今年初,柳城街道就结合春耕生产节气规律,及时召开春耕备耕工作会议,将早稻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村(社区),并压实各级责任。露江村作为水稻种植重点村,更是确保应种尽种,稳扎稳打地推进春耕生产工作。

  为了营造浓厚的春耕氛围,柳城街道和露江村两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标语条幅以及利用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宣传撂荒地整治、春耕生产、粮食安全及相关惠农惠民政策。这些措施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对春耕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土地的最大化利用。

  正在喷洒农药的无人机。
正在喷洒农药的无人机。

  值得一提的是,露江村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创新不仅限于无人机作业。今年3月,该村还租赁了挖掘机、除草机和打田机等机械设备,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免费服务。对于不愿意耕种的农户,则统一进行土地流转或置换,由村委会进行种植。目前,露江村已流转120亩地块,并完成了全村800余亩耕地的早稻播种。

  此外,柳城街道还积极组织农牧业志愿服务队和农业技术“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政策宣传、督促指导和技术服务。这些措施为春耕备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露江村乃至整个柳城街道的粮食生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露江村的成功实践只是中国农业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更多红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