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日电 6月28日至6月30日,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遴选了15余名优秀博士学生和15余名骨干医生和教师,联合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建了博士医疗服务团社会实践队,深入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沙县,聚焦“实践研学、基层服务、调研行动、文化传承”四个维度,以青春的笔触,书写对理想信念的热爱与执着,用实践的足迹丈量时代的深度与广度,为青年成长发展赋能。
聚焦“沉浸式”实践研学:
追寻领袖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1928年,在一个普通的夏日里,一群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少年,在沙县夏茂镇文昌宫魁星楼召开秘密会议,而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就此成立,这也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基层特别支部之一。自此,革命的火种在此播下,星星之火也将成燎原之势。社会实践期间,博士医疗服务团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夏茂文昌宫,参观中共福建省委沙县特别支部旧址,通过瞻仰革命先烈照片及珍贵的历史文物,接受红色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进一步筑牢爱党爱国,永葆初心的理想信念。沿途中,博士医疗服务团走进“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在俞邦村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一路参观“寻根追味”小吃街、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等,更深入地了解沙县小吃制作工艺与发展历程,聆听小吃背后的民间故事与民俗文化,体会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感受俞邦村乡村振兴新面貌。

革命先烈们英雄事迹和沙县人“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为博士医疗服务团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党课,让博士医疗服务团成员们切身感受了沙县人民追求理想的坚定执着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深刻感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崇高精神追求。博士医疗服务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寻足迹中悟思想,在铸忠魂中担使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以赤子之诚守护共产党员的初心。
聚焦“实干式”基层服务:
服务零距离健康有“医”靠
6月29日一大早,沙县区总医院门诊大厅处排起了长队。“奶奶,我们先听下心音。”“爷爷,平时有什么不舒服吗?”看报告、读片子、疾病咨询,一群年轻的医学博士生耐心地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

这是福建医科大学博士医疗服务团在沙县区总医院开展的“党建引领践初心·同心同行送健康”义诊活动。这样为民义诊、健康咨询的场景,已经在这支博士医疗服务团延续了近20年。活动现场,专家们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检查身体、解答疑惑,详细询问病情,了解病史,并认真提出诊疗方案,特别还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亲切态度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聚焦“深入式”调研行动:
访企拓岗促就业家校关怀万里行
一“访”一“拓”,靠的是走出校门、走到企业的诚意、脚力;敞开校门,显示出向社会开放办学的胸怀、眼界。实践活动期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促就业”决策部署,抓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博士医疗服务团还赴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院区)、沙县区总医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就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就业拓岗、基层帮扶等方面情况开展座谈交流,充分发挥学校、医院的联动优势,找准合作契合点,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此次博士医疗服务团在沙县还联合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了“党建领航向阳花开”助学帮扶行动和“家校关怀万里行”等系列活动,纷纷成为资助政策的“代言人”,奔走在乡间地头,看望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听家长的心声和困难需求,宣传落实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传递资助之爱,打通学生资助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聚焦“体验式”文化传承:
涵养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明
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山川,每一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都发挥教育效力,教育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博士医疗服务团开展了“筑梦福医,同行致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沙县小吃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成为远近闻名的国民小吃?”带着调研问题和思考,博士医疗服务团穿梭在沙县的大街小巷,走进了沙县小吃培训中心、沙县小吃民俗风情馆、沙县小吃文化科技馆,通过馆内移步换景观光互动体验、裸眼3D及AR互动展示等方式,近距离感受拌面、扁肉、辣椒酱、腌酸菜、花生酱等标准化制作,进一步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遗产“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深入了解历史悠久的沙县小吃文化。非遗与研学的深度融合,让博士医疗服务团的成员们都深入感受每一道菜品背后的故事,也真切感受到了沙县人“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精神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沙县人民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博士医疗服务团在福建沙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特种兵式”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一线“大专家”到乡村“老专家”,从青年学子到社会民众,福建医科大学博士医疗服务团在送医下乡弥补基层专业人员不足、医疗技术有限短板的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星火之力加入服务团队,聚焦福建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努力破解基层卫生资源短缺之困,形成医疗服务基层与人才培养提升的互动共赢局面。
“恪守医德、不负生命相托,救死扶伤责任重于、重于泰山……”这首《青春医大和谐医大》的校歌,见证了一代代福医人的选择。据悉,博士医疗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已走进500多个乡村提供医疗服务,一批批博士研究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求进步,在实践中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充分展现了医学生“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责任担当,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矢志为民服务的信念和决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