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8日电(汪时婕)2024年2月,最高检部署“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福建省南平市检察机关立即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结合南平区位特点和产业链布局,围绕茶、竹、酒、特色文化等产业,研究制订工作计划,落细落实各项部署,逐项逐条确定责任部门,力争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检察保障。“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开展四个多月以来,工作成效明显。
日前,南平市检察院与工商联召开深化“检察院+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座谈会,进一步畅通服务民企的涉法涉诉渠道。
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非法集资、洗钱及各类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犯罪49件122人;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高管、财务销售等人员实施的腐败犯罪,起诉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犯罪案件3件4人;针对电信诈骗、虚开出售发票、骗取贷款等犯罪产业链中的“空壳公司”问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排查行动,通过督促吊销“空壳公司”“僵尸企业”营业执照等方式,从源头上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
南平市检察院落实福建省检察院《关于常态化开展刑事“挂案”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主动与南平市公安局对接,全面摸排全市涉企刑事“挂案”案件,同时,市检察院组织浙闽边界三市六县检察院和司法局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签署《浙闽边界社区矫正工作跨区域协同监管实施意见》《浙闽边界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措施二十条意见》,就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开展异地协管协查检察监督等内容达成共识。行动期间,全市检察机关还加强对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案件的监督,加强对涉企行政诉讼监督行政生效裁判案件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扎实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加大控告申诉案件办理力度,同时深化用好检察建议推进社会治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制发涉企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份。
南平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主导作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今年以来,该院加大侵权假冒惩治力度,办理各类涉知识产权案件4件;积极推动省检察院“18条意见”和《关于开展涉台检察联络室和涉台检察联络员工作的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与市台港澳办联合开展“送法护台企服务月”活动,全面了解在南台胞台企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情况,摸清台胞台企的司法需求,帮助协调解决困难。
此外,为持续深化检企常态化联系,南平市检察院会同市工商联召开深化“检察院+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座谈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及《检察联络员工作机制实施办法》,在市工商联设立检察联络点,定期指派检察联络员驻点值班,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畅通民营企业的涉法涉诉渠道。全市两级检察院领导带队组成工作小组,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集中走访问需,收集企业发展状况、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共走访企业32家,收集问题困难和企业意见建议43项,从检察角度提出解决问题建议17项。同时,全市检察机关落实《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关于“亲清护企”依法能动办理涉企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健全企业综合司法保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