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2日电 (梁梦婷 韩修振)无人看管、无力照护,是多数重度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如何破解残疾人托养照护之困?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围绕残疾人多样化托养需求,将信息技术与助残服务深度融合,以“智能设备+互联网+线下服务”相结合的多元托养模式,缓解重度残疾人及其亲属的照护难题,逐步实现从“照看一个人,拖累一家人”到“托养一个人,幸福一家人”的转变。
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的秦阿姨是三明市三元区残联2023年度居家托养服务对象之一,由于儿女常年在外地工作,且身边相伴的丈夫同为肢体残障人士,夫妻二人的生活面临着诸多不便。智慧托养服务的入驻,让温暖阳光再次照亮这个家庭。
高质量助残服务惠及越来越多家庭的背后,是三明市残联用心用情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的不懈努力。

自引进福建居敬泽惠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化助残扶残运营以来,三明市以村(居)为网格,建立了残疾人服务大数据库,横向与民政、卫健、公安等部门进行数据共享,纵向实时掌握残疾人家庭情况,打造集服务、监管、供需对接于一体的助残服务指挥平台,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
在追求高效响应的助残服务体系建设中,三明市残联持续推动改革创新,组织开发助残员手机APP、SOS语音呼叫系统等管理软件,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点菜式”服务模式,做到“1分钟派单、15分钟响应、30分钟上门服务”。
目前,三明市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整合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家政、超市、理发店等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助残服务人员已达2000多名,构建以县域为板块、呼叫中心为核心、服务人员为杠杆、残疾人为终端的新格局,确保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高品质和广覆盖。
近年来,三明市残联推行“互联网+康复辅具”服务,打通线上辅助器具申领通道,建立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体验服务中心,采用“1个中心+N个服务站”运营模式,提供现场体验、租赁维保、康复指导等服务。同时,运用“智能产品+人工服务”的方式,将专业照护送到残疾人家中。
统计数据显示,在三明市残联推动下,该市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场所共建立了25个共享辅具服务站,投放康复辅助器具336件(套),残疾人及其家属可在就近网点实现自助扫码租借,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难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