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2024年福州首场增殖放流活动举行 20多万尾鱼苗安家闽江

一袋袋鱼苗放流闽江。记者 林双伟摄
一袋袋鱼苗放流闽江。本报记者 林双伟 摄

  本报讯(记者 蓝瑜萍)昨日,2024年“江河湖海 年年有鱼”春季闽江增殖放流活动在闽江公园举行,20余万尾鱼苗“安家”闽江。

  每年3月起,福州的“母亲河”就进入长达4个月的禁渔期,禁止所有捕捞作业。渔民收网之时,也是鱼苗入江的最佳时期,通过及时增殖放流,有利于补充闽江生物资源群体并改善水质。

  昨日上午8时许,两辆鱼苗运输车停靠在闽江之畔,工作人员抓紧时间对鱼苗进行一系列查验。“每批鱼苗在放流闽江前,都要经过产地检疫、抽样检验、验收等严格的程序。”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资源与发展处处长刘畅告诉记者,此次放流品种为鲢鱼、鳙鱼、香鱼等淡水鱼苗,且放流过程科学规范,否则会影响增殖放流效果。

  随着一桶桶鱼苗准备就绪,放流活动启动。“放鱼咯!”一声令下,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志愿者等各界人士纷纷提桶倾倒,见证活蹦乱跳的鱼苗游入闽江。

  这是陈大爷第一次带着孙子体验增殖放流活动,“平时孩子就喜欢趴在闽江边的护栏上看小鱼,这次实地体验了放鱼苗,他可高兴了”。

  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我市在闽江等水域累计组织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约40亿尾,包括鲢鱼、鳙鱼、大黄鱼、花鲈、真鲷、黑鲷、日本对虾、双线紫蛤、西施舌、中国鲎、泥东风螺等,约20种水生生物。

  刘畅介绍,本次活动为今年“万人亿鱼”增殖放流活动的“首秀”。接下来,市海渔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余场“万人亿鱼”增殖放流系列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广大市民朋友共同参与,一同保护福州江河湖海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