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三明中院召开院机关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8日电(吴有强 刘月娥)近日,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院机关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会商会,深入剖析2023年以来司法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研究整改提升举措,推动2024年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三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枫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各审判业务部门负责人围绕本条线、部门司法审判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判,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各分管院领导依次点评,并就分管工作作出部署。

  陈枫强调,召开数据会商会的目的,就是要从司法理念、工作机制、审判能力、队伍作风、资源配置、人员管理等方面入手,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

  转变理念,在思想认识上高站一层。要“跳出三明看三明”。认清三明两级法院在全省、全国法院中的位次,找准目标定位,在横向纵向对比中发现问题趋向,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及时调整方向、改进管理。要“跳出案件看案件”。深入理解指标体系本身的目标要求,把更宽的视野带入纠纷化解中,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律上办”,推动“三个效果”统一;牢固树立实质解纷、一次性解纷意识,避免机械司法。要“跳出部门看部门”。各条线各部门要增强统的意识,立足于全院指标的优化,增强部门与部门、流程与流程之间的协调配合,让审判执行工作运转更加顺畅。

  聚焦短板,在问题剖析上深入一环。要在数据分析上下钻一级、在问题剖析上深入一层,既要找准当前各类各项指标的个性问题,又要聚焦不同指标的共性问题,从指标高低中研判背后的管理问题、队伍问题和考评问题,明确清单细目,逐项跟踪到位,从一开始就从严从实抓紧抓好,避免到年终岁末才紧追猛赶,陷入被动。

  放眼条线,在业务指导上下沉一级。要强化条线管理。加强条线的数据分析和动态跟踪,通过条线司法数据查找、解决条线主要问题,推动条线目标值管理。加强业务条线的对下管理和对上沟通,形成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案件阅核、“四类案件”监督等强化条线业务管理。要加强对下指导。建立上下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案件的沟通反馈制度。对发改案件较多的基层法院,组织业务骨干下沉座谈调研指导,加强业务培训,推动能力提升。要做好案件评查。认真开展好发改案件随案评查、条线案件评查和其他专项评查,让审委会委员、专业法官会议成员都参与到案件评查工作中来,开展条线案件质量分析通报和重大瑕疵、错案的点评分析讨论。加强对评查结果运用的跟踪督促,把“让裁判者负责”真正落实到位。

  落实责任,在审判管理上更严一步。要狠抓责任落实。对会商会提出的改进举措、确定的工作任务进行清单管理、项目化跟踪。同时要压实各部门、各层级的管理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全链条”责任落实机制。审管办要聚焦面上管理,会同各条线根据各基层院、案件体量等因素开展指标赋权通报,量身定做起跳摸高线。针对异常数据、落后数据及时发出提示函、警示函,也要加强对上级法院、上级机关督办事项的跟踪管理。各部门要推动线上整改,围绕通报、会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治本之策,持续追踪问效。院庭长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通过案件阅核发现审判堵点,通过调研摸清摸透实情,通过案例培育助推适法统一。要以创新机制提升司法的“新质生产力”。研究建立“立审执裁破访”协调配合和定期会商研讨机制,破解各业务条线协同配合不足问题。确立“非必须不发回”原则,制定民事二审案件发回重审规范指引,解决发回重审多导致“程序空转”等问题。探索“执行提前介入”、《预执行通知书》等方式,促进自动履行率提升;建立“法庭+执行”工作模式,提升执行工作实效。针对办案瑕疵、文书差错等问题,出台差错、瑕疵案件担责办法,对人岗不适的,及时提出调岗建议。要严防“反管理”问题。统筹抓好立案条线指标、执行条线指标、营商环境考核与审判质量指标,全面审视诉源治理、执源治理与“案-件比”的牵制关系,确保各项指标有序提升、良性运转。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专项数据分析核查,杜绝人为原因导致的数据不真不实等问题。要把管“案”与管“人”贯通起来。把对案的要求融入对人的考核,从弱项指标背后发现队伍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的问题,改进队伍建设、司法作风建设上的不足。抓紧修订绩效考评规定,尽快扭转片面追求结案数量的考评模式。通过科学精细的赋值管理,实现从单纯注重效率向质量优先、以质促效的转变。

  三明中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白威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审判执行部门正副职、行政综合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委巡察二组相关工作人员列席会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