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8日电 (林榕生)7日,福建省宁德市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4周年暨全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美丽乡村和金牌旅游村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推进美丽乡村和金牌旅游村建设。

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要从“千万工程”经验中找到宁德更好的路径方法,推动闽东乡村振兴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好的成就。
走进位于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的龙潭村,古朴老宅错落有致,在苍翠欲滴的古树掩映中,随喜书屋、初见酒吧、八扇厝、其祥居等艺术空间坐落于溪流两岸,孩童河边嬉戏、游客咖啡馆里悠闲聊天,体验古村“慢生活”。

“很喜欢这里的感觉,让我感觉很放松,好像真的‘避世’了一样。”宁德市民陈女士说,与家人在古村里住上几天,更能体验假日的美好闲适。
几年前的龙潭村还是一个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半空心村”,许多老宅年久失修,只剩断壁残垣。2017年5月起,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带动下,龙潭村引进文创和专业设计人才,驻村探索以文创推动乡村振兴。如今,每年以文创艺术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新村民’的到来,为我们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镇感叹道,“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理念,还掀起了文创浪潮,成功将龙潭从‘空心村’变为‘聚宝盆’。”

文化创新,赋予村庄新活力。在龙潭村,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已有100多人,他们的到来不仅带动龙潭的发展,吸引村民400多人“回流”,还为三峰、四坪、墘头等周边古村落带来乡村振兴的龙潭模式,渐渐形成熙岭乡文创片区。
金牌旅游村建设,带动乡村旅游热度持续高涨。充满年代感的石头房错落排列,村子的码头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渔船,成为福鼎市嵛山镇东角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角村位于“海上天湖”福鼎市嵛山岛的东部,立足海岛渔村优势,当地村民大多以打鱼为生,享受山海予人的滋养,经营自己的“风味”日子。
以金牌旅游村建设为契机,嵛山镇以嵛山岛天湖景区为轴心,规划设计环岛旅游景观道,布局东角村、马祖村、灶澳村、鱼鸟村等海边环线渔村,着力打造“旅游+美食”“旅游+养生”“旅游+渔业”“旅游+茶业”的海岛休闲旅游品牌。

不仅仅是东角村,今年“五一”“十一”期间,福安穆阳村、屏南墘头村、周宁苏家山村、福安廉村、福鼎渔井村等乡村持续上榜宁德市乡村旅游热门榜单,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50%以上,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全市前三季度,乡村旅游人数1680.47万人次,同比增长55.7%,实现旅游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44.8%。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宁德市挖掘整合“山、水、海、岛、滩、湾、礁”资源,推动串点成线,沿G228滨海风景道、交通干线沿线和重点景区周边布局建设百个金牌旅游村,改变过去乡村旅游缺少统一思路、统一规划和“小、散、弱”的状态,着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辐射浙南”的金牌村。
金牌旅游村建设,不仅让村庄变美了、环境变好了,也让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新变化。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全市34个首批金牌旅游村村集体收入总量2750余万元,村均集体收入81万元,平均增幅36.29%,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2.52万元,小幅领先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标准,平均增幅10.04%。
梁伟新表示,要念好新时代“山海经”,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要高标准建设金牌旅游村,打造乡村旅游标杆品牌;要加强党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举全市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