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第五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在厦门召开

  12月2日,第五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以“新时代·新计算·新理念”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计算机学术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100多位领导和专家,以及3000多位高校教师和产业代表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新时代下计算机教育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趋势。

第五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第五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开幕式现场(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大会期间设置了丰富的同期活动(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大会期间设置了丰富的同期活动(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回顾了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自2019年首届举办以来的主题及盛况,对计算机教育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吴建平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进全国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计算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一级调研员侯永峰表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面向国家需求、做好战略规划;面向要素建设,做好战术设计;面向体系融合,做好技术探索。希望通过此次大会的研讨,为人才自主培养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张尧学表示,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的持续召开,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教学和科研交流融合的平台,对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时代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以计算机教育为学科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厦门市发展的重要产业,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晓舟强调了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表示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对于推动厦门乃至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借助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这个平台,能够实现城市与产业的互利共赢。

  会议当天,2022—2023学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颁奖仪式举行,国内32所高校计算机学科的55位优秀教师获此殊荣。

  12月2日下午,11个教指委分论坛同期举行,主题涵盖计算机一流专业建设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智能化时代下如何培养高质量创新型软件人才、网络安全产学协同育人、网络安全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数智时代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计算机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说书论教”、计算机学科青年教师发展、新时代计算机人才的系统能力培养、新时代计算机教育课程思政、互联网体系结构暨计算机网络教学等,从不同维度全方位探讨中国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理念,探求教学创新、产学合作、科教协同、人才培养等难题的解决之道。

  12月2日晚,2023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师奖励计划的获奖名单首次公布,国内72所高校的20位优秀教师获奖。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12月3日开设“101计划”“智能计算系统”“大模型技术与教育创新”3个大会论坛。“101计划”大会论坛以33所“拔尖计划2.0”基地高校为依托,汇聚了参与“101计划”建设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智能计算系统大会论坛联合华为公司,以“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为基础,分享产教、科教融合实践经验。“大模型技术与教育创新”大会论坛联合百度公司,探讨交流大模型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前沿应用和发展趋势,并分享基于大模型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实践相关经验。

  大会期间设置了丰富的同期活动,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闭门交流会、产学研座谈会、厦门软件信息高新技术企业参访、名师走进厦门高校座谈会等,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全方位的交流平台。现场展区设有CECC特色文化展区、厦门宣传专区等,为与会者提供更多交流机会。(记者 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