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30日电 为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福建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文件部署要求,发挥金融力量助力乡村数字化建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明监管分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分行、三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汇聚农村政务等四大领域数据,着力打造政务服务等四方面农村金融科技平台。
一是汇聚农村农民政务数据,打造政务服务平台。提升福农驿站、绿盈驿站等服务点的政务服务能力,增设政务机具,多汇聚政务数据信息,建设“乡村小型行政服务中心”,推进金融与教育、社保、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系统互联互通。目前,辖内银行业机构已建立各类主题乡村驿站24个,在一站式融合性服务基础上,实现简单政务事项“村里办”。
二是聚焦农村产业生产数据,打造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与林业、国土、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数据换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涉农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打造“农村产业数据信息池”,重点对林木、生猪、烟叶等单品信息进行开发利用,创新、提升数字化金融产品,实现特色农业产业信贷产品“池中选”。三明农信系统搭建“林权在线调查抵押管理系统”,通过对不同树种的年限、种植方式、肥料投入等进行测算,自动得出“福林贷”授信额度。截至10月末,已累计发放“福林贷”18046户、金额20.81亿元。
三是聚合农村要素流转数据,打造农村产权规范化交易平台。积极支持村集体股权、农房、农地、林权等农村集体资产“凭证化”改革,推动农村资源要素线上可视化、可量化、可用化,银行配套开发“福股贷”“农票贷”等专属产品,实现村民村企“云上贷”。同时,对接福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产权流转创新线上化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三明分行以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林权交易数据为增信依据,全省首创“林易贷”产品,推动市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共同推出林木投标保函业务,为投标方提供50%保证金支持。
截至目前,建设银行三明分行支持搭建的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线上平台已完成挂牌交易1710宗,成交额11.81亿元,实现交易溢价收入和节约资金1.23亿元。四是聚力农村智慧生活数据,打造多场景便民平台。对于乡镇智慧医疗、乡村智慧旅游、乡村智慧农贸市场等场景,全方位对接,积极开发医疗多码协同、景区一键导航、农贸市场综合管理系统开发等金融科技业务,既方便农村医疗消费,又提升金融业务拓展能力。积极融入政府溯源平台,联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探索构建“农产品线上溯源”机制,助力农业农村部门完善“农资质量追溯平台”建设,为“三品一标”等绿色、优质农产品提供差异化授信,实现乡村优质农产品“线上推”。兴业银行三明分行推出“智慧三明”系列产品,通过“一平台、一键式”为就业、就医、旅游、出行等提供便利。
此外,引导通过银行平台力量,积极输出农产品销售能力,利用银行保险机构海量客户平台,打造“乡村数字化农产品超市”,帮助特色、绿色农产品销售,根据销售数据配套数字化金融产品,将金融平台打造为“新时代农贸市场”,促进农村交易数据和金融产品成为“新农具”。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明监管分局将联合人行三明市分行、三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持续推动《方案》落地,为乡村数字化建设贡献金融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