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南安:“北斗”穿“山海” 推动配网数字化精益管理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1日电(杨子钦 傅泓源)11月20日,在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国网南安市供电公司在配电线路和配电台区部署北斗监测终端,成功运用北斗技术实现地区配电网设备动态监测,辅助处理电网设备在因天气、地理因素发生的地质沉降、杆塔倾斜、外力破坏、位置不准、通信不畅等六大场景问题,成为福建省内首家实现配电设备应用北斗技术的县级供电企业。

  据悉,福建省南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辖区内全境山峦起伏,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73%,每年受台风、暴雨影响频繁,地质灾害多发。受此因素影响,辖区内配电线路易发生杆塔地基沉、杆塔塔倾等情况。同时,通信运营商也因同样原因会出现无公网或弱公网的情况,给配网运行数据传输和应急抢修指挥通信造成一定的影响。

图二:北斗综合服务平台
图二:北斗综合服务平台
图三: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终端
图三: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终端

  针对以上问题,国网福建电力数字化部协同发展部、设备部、泉州供电公司选取了南安地区电网作为北斗技术在电力行业试点应用的落地单位,开展以“北斗技术在山海地理环境下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的示范应用”为主题探索研究。

  在地质不稳定区域部署北斗地质灾害监测终端,基于高性能卫星天线观测卫星数据,将卫星观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得出毫米级地质位移监测数据,将位移数据推送至配电网格化运维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对配网线路地质灾害异常情况进行预警。

  技术人员介绍说,在配电网杆塔上部署北斗杆塔倾斜监测终端、可视化监测终端,基于北斗综合服务平台高精度服务与相控阵4D高精度毫米波雷达相结合服务,实现高精度目标空间定位能力,对配电网杆塔的全时段实时监测,有效提高电网配电网线路的可靠性,提升配电网线路防外破监测效率。

  此外,配网运维人员配备10台北斗高精度定位仪,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获取英都网格4600基杆塔和350个台区北斗高精度坐标,基于闽电运检APP应用,完成坐标异动登记,APP通过后台同源维护工具与电网GIS平台实现高精度位置数据的自动更新,实现配网线路中电力设备的高精度位置坐标获取。

  在无公网或弱公网条件下,通过北斗通信辅助集成设备,实现防汛抗台抢修时抢修现场与指挥中心通信。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集成终端和省侧北斗短报文主站建立配网采集设备与主站远程分钟级通信,实现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数据统计显示,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传感、雷达等技术,将台区厘米级位置数据采集纠偏,中低压设备位置准确率由70%提升至90%以上;配电线路规划准确率提升15%;降低15%以上因杆塔倒塌、滑坡泥石流、外力破坏导致的停电事故;降低80%以上外破监拍误报率。实现对中低压配电杆塔、线路立体监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