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7月24日,在“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位于福建泉州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耶鲁大学等一流学府考古专业的学员们,通过田野调查、冶金实验考古等形式,深入了解宋元时期泉州冶金业的面貌。
【解说】据了解,2020年安溪县携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研究中心,以此推进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打造集考古发掘、田野调查、暑期课堂、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方立阳是青阳下草埔遗址发掘工作的考古队员之一,他也负责指导学员们进行冶金实验。
【同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博士生 方立阳
从2021年开始我们就到安溪这边来,根据当地的铁文化我们就做铁的冶炼,就是依托当地的矿业文化来让学员体验这种平常在书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我们真正到现场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这种不管是理论,还是操作,还是组织管理这种各种更具体更直观的一个感受。
【解说】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该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正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国内首个科学系统发掘的块炼铁和生铁冶炼并存遗址。
【解说】申遗成功后,安溪青阳冶铁遗址获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目前,遗址展示馆、保护棚、步道、栈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已准备就绪,管理团队也日益成熟。
【同期】福建安溪县博物馆 馆长 易曙峰
我们要做一个智慧讲解,还要做一个青阳会场的修缮,然后把它做成余氏族群、就是这边的原住民的一个历史文化展馆。还有比如说我们要把这个冶铁遗址跟周边地区的一些古道再把它保养维护、修复起来,让这个整个遗产周边的一个交通、观赏更加便利。另外我们也准备打造一些参观点,比如说围绕冶铁、冶金,有一个沉浸式的体验,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有一个比较立体的全方位的展示。
【解说】除了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据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李佳胜介绍,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前四期发掘工作收获颇丰,发掘范围涵盖了核心冶炼区、工作区、蓄水区及周边房址遗迹,出土了大量冶炼遗物、钱币、铁器和瓷片。
【同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博士生 李佳胜
去年的发掘还没有把整个房址揭露完毕,所以今年的发掘其实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向北进行扩展。看一下这个房址的完整的一个范围。然后并且在一些重点的区域,我们要选择一些地方进行一些继续向下的解剖。这也是为了我们进一步了解下草埔遗址的整个的空间布局情况,整个的遗址规模以及遗址内部的一些等级差异。比如说这个里边可能有工匠,还有一些管理者,他们分别住在哪里,他们具体的生活的情况是怎么样,他们用什么东西,以及他们每一个遗址的这个年代各种情况。
【解说】李佳胜表示,他十分期待考古遗址公园的落成。考古遗址公园不仅能展示遗址本身的面貌,还能让参观者近距离体会考古工作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同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博士生 李佳胜
这个遗址的发掘其实是完善了这个在晋江上游,就是泉州的山地腹地地区的一个经济开发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材料。所以说这些有一些在我们之前认识到的文献史料上它提供了一个当然很重要的线索。但是通过考古发现,我们能把这些历史线索给具象化,让大家就是体会到这个地方有冶铁手工业的生产,那它的生产规模到底有多大,它冶炼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它冶炼用的炉子是什么样,当时在这里生活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其实通过考古工作,也是可以让它更加具体化、细节化的。
柯宁 黄靖棉 高一帆 福建泉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