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基地(闽西南)在厦成立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2日电 (杨伏山 张舒姗 张同恩)“闽西南肩肘高峰论坛-王坤正主委名医工作室系列活动”22日在厦门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杭州、长沙、成都等30余位国内知名运动医学专家与医药教育专家应邀前来分享学科前沿理念与技术。

  会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基地(闽西南)宣告成立,基地挂靠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由该院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少杰教授担任基地主任委员。

  授牌仪式。厦大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授牌仪式。厦大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厦门市卫健委副主任王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吴启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崔国庆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与会专家称,国内对肩肘关节疾病损伤的规范化治疗普遍亟待加强,需进一步培养专业医师,提高诊治水平。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崔国庆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随着近些年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全民运动意识不断增强,肩肘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在临床上也呈现上升趋势。慢性肩关节疼痛已成为继慢性头痛、慢性腰痛之后的第三大慢性疼痛。

  崔国庆教授在示范肩关节查体。厦大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崔国庆教授在示范肩关节查体。厦大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他说,60岁以上由于肩痛就诊的老人中,肩袖损伤和肩峰撞击症的比例可高达六成以上。“这两类疼痛常被误认为肩周炎,临床上常遇到未能得到及时规范治疗的病人,包括有相当一部分骨科医生也存在对肩肘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实际上,在这个年龄段的老人中,肩周炎的发病率是很低的”。

  “可预见的是,未来肩肘关节患者会越来越多,但我们国内专业化的运动医学专业医生仍不够多,能够独立规范完成肩肘疾病诊疗手术的医生就更少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名医工作室带头人王坤正教授表示,国内目前能够开展肩、肘关节镜手术的医院相较于开展膝关节镜的医院要少得多,专业化的肩肘运动医学规范化培训基地十分必要。

  王坤正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王坤正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王坤正教授介绍说,其团队与厦大附属中山医院于2018年签约成立名医工作室,进行了医教研的深度合作,目前该院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学科诊疗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肩肘运动医学在闽西南地区乃至整个福建地区都起步较晚,诊治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不少医院尚未开展,处于总体显著落后,个别单位较为先进的情况。崔国庆教授说,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在此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该科在原科主任夏春教授的带领下,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福建省首批开展了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手术,诊疗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次当选基地主委的王少杰教授是北大运动医学博士,近年来带领科室深耕肩肘运动医学领域,在国内首创肱二头肌腱转位结合缝线桥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损伤技术,又在厦门开展首例反向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展现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活力。

  新当选基地主委王少杰教授表示,基地成立后将面向闽西南地区医务人员,开展长期固定的培训班,邀请名医工作室的全国顶尖专家共同授课,分享前沿理念和技术成果,让医师学员从门诊诊疗、病房管理、手术操作、术后康复等方面对肩肘运动医学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并严格考核,切实培养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医师。

  新当选基地主委王少杰教授致辞。
新当选基地主委王少杰教授致辞。

  “为提高区域肩肘疾病诊治水平,我们一直致力将不可治变为可治,今后我们将更借助基地平台影响力,让医疗关口前移,致力提高区域医疗水平和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