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8日电(陈培清 蔡增欣) “救援人员怎么划分更加合理、装备如何配置更加高效、救援行动如何更加科学……”。近日,在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漳州大队地震救援训练场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中级培训归队指战员陈培清,正与大队全体人员进行地震救援行动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发挥培训骨干“酵母”作用,进一步提升大队全体人员地震救援能力技术。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200多次,其中十分之一在中国境内……”。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理论课上,骨干陈培清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震灾害事故进行分析;而后,对地震救援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进行理论讲解;最后,结合大队实际,立足现有条件,组织全体指战员进行讨论分析,重点对大队当前地震救援行动的措施和好的经验做法进行讨论交流。

在实操训练中,教练员将人员进行合理分组,每组配备一名小教员进行跟踪指导,确保训练全程“科学施救、安全高效”。实操训练重点开展现场救援技术、破拆救援技术、支撑救援技术等内容。

“气动顶升设备的主要特点是: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拆解迅速、顶升面积大、顶升力大、顶升距离范围广,安全系数高、可以任意角度进行顶升操作,所需的设备安置空间小。”在训练过程中,全体参训人员相互配合、热情高涨;小教员认真指导,全程监督。训练期间,全体人员从操作方法、技术分析、安全事项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互相交流心得,做到了主动学、仔细看、认真悟,促提高的效果,现场训练氛围浓厚,进一步达到了此次地震救援成果转化的目的。

“以前在地震救援技术方面更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细节问题理解得不深入,出现问题了不知如何解决。通过此次成果转化,小教员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对地震救援装备和救援方法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救援技能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四班消防员杨杰说道。

“磨炼教会我们坚持,汗水教会我们成长”。大队坚持把此次成果转化为队伍学理念、拓思路的“催化剂”,并以此牵引带动地震救援专业训练向深层次发展,加速推动队伍综合救援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