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跨越万里之遥,只因热爱

  七月福建,万物并秀。在“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之旅中,来自南非、缅甸、老挝等9个国家的82名华文教师跨越万里相聚福建,成为今年夏日的一抹亮色。

  华文热起来

  “我们虽然从全球各地而来,但大家因中华文化而走到一起,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南非华教国际中心校长柳玲由衷地感慨。

  教育学专业出身的柳玲回忆:“10年前,我随家人到南非,很多侨胞在南非从事贸易,但我想坚持做教育。刚到南非时,很多邻里把孩子送到我家,我义务教中文,后来孩子越来越多,就顺利开办了华文学校,亲身感受到中华文化正在得到更多南非友人的喜爱。”

华文教师体验古琴弹奏。 陈芝 摄
华文教师体验古琴弹奏。 陈芝 摄

  “因为热爱,我成为华文教师。”越南岘港建筑大学中文教师范珠渊教学中文已有10余年,她说,“越南与中国接壤,我虽然不是华裔,但从小就爱看中国影视剧,被中华文化所吸引,从此就走上了华教之路。从事华文教育,就是想把中国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冯小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中文迷”,虽是“老外”却并不见外。她说:“我从初中开始在选修课上学习中文,高中时学校组织我们到北京访学,从北京回国后,我就找到了职业方向,当一名中文老师。”

  冯小山在南京生活工作了10年,疫情发生前,她所在的澳大利亚学校每年都组织中学生到南京开展5个月的中国文化研学体验。明年,她的学校将重启南京的办学点。对于“回到”中国,冯小山充满期待:“毕竟这里有我的‘家庭’,我和南京朋友相处,就像家人一样。”

  华文热,不仅仅源于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也有赖于海外市场对中文人才的需求。

  来自越南的华文教师阮芳瑛,看好华文教育的职业前途,开办了华文培训机构。她说:“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到越南投资创业,越南人如果掌握一门中文,在求职中有更多选择,也更受欢迎。”

  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2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数超过3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华文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福建很亲切

  此次研习班,是疫情后在福建举办的首场华文教师线下活动。

华文教师骑行游厦门大学。 图片由李恒提供
华文教师骑行游厦门大学。 图片由李恒提供

  福建是中国第二大侨乡,随着福建人出海的脚步,海外华文教育事业与福建有着深厚渊源。从18世纪开始,就有闽南人到东南亚各国的私塾、书院教书。20世纪,陈嘉庚先生提出:“世界任其如何变动,我国固有文化精神,万不能残缺。”以嘉庚先生为代表的闽籍华侨,举众力倡办华文教育,新式华文学校蓬勃兴起。南侨学校、南益学校、国光学校、广福学校、龙溪学校等众多华校,都印证着福建先辈南洋办学的广泛足迹。

  来到嘉庚故里厦门,华裔教师们向往已久。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芙蓉湖畔,教师们踏上共享单车,沿途拍摄风光。来自老挝的华文教师李恒说:“在暨南大学念书时,我就知道嘉庚先生,他为华侨教育倾注了毕生心血,这深深感染了我。今天终于来到他的故乡,一定要把这里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好好珍藏。”

  14天的研习中,华文教师们不仅针对教学方法深入研学,还领略了丰富的福建文化。大家走进鼓浪屿这座“万国建筑博物馆”,实地体验中西文化的美好交融,来到世遗名城泉州,感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海丝风情。

华文教师在泉州参访。 图片由厦门大学提供
华文教师在泉州参访。 图片由厦门大学提供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华裔教师陈建铨分享道,“我们参观了古龙酱文化园、鼓浪屿、中山路等地,将把旅途中的收获用于今后的课堂,向更多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福建文化。”

  据了解,此次研习班,是福建省侨办推动华文教育发展的缩影之一。长期以来,福建省侨办积极实施中华文化海外留根工程,培训和外派华文师资、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开展省内学校与海外华校校际交流等,推动华文教育朝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广受海外华侨华人、华教界人士欢迎。

  未来会更好

  全球兴起中文热的今天,华文教育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福建省侨办主任肖华鑫在2023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结业式上指出,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在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与中国商务合作、到中国学习交流、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期盼了解中国、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为华文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舞台。

  当前,华文教育线下活动已经重启。

2023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课堂 图片由厦门大学提供
2023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课堂 图片由厦门大学提供

  菲律宾华教中心主席黄端铭表示,过去三年,菲律宾华教界克服全球疫情影响,借助发达的网络通讯,联合百余所华文学校研讨线上教学方案,开发了一系列华文网课课件、教案,同时邀请中国教师参加线上授课,缓解师资紧缺,不仅实现不停课不停学,更开辟出华文教育的新模式。6月以来,菲律宾华教中心组织了2批华裔青少年到福建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1批华文教师赴中国培训研习。

  “我们要把失去的三年时间争取回来,带更多师生到中国看看壮美河山。”黄端铭表示。

  眼下,实现华教事业进步,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有的东南亚华文教师表示,不少华裔家庭使用闽南语、福清话、客家话等中国方言进行日常沟通,希望未来有更多针对本国闽籍华裔学生的家乡文化特色教材。

  “相信今后有更多机会到中国学习交流。”教师们说,期待中国开展更多高质量教师培训活动,帮助本土师资提升专业化水平。也期待在中国的协助下引进智能教学设备,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让华文教育新起来、活起来。

  “希望世界各地的华文教师有更大的交流平台,资源共享、抱团合作。”柳玲说。

  肖华鑫表示,聚焦海外华文教育需求及相关人士建议,福建结合本省实际,正积极探索华文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希望广大海外侨胞、华教人士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以华文连通中国与世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同心创造华文教育事业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