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薪火-追寻文化足迹”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传承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0日电 近日,闽江学院人文学院“薪火-追寻文化足迹”实践队来到南平市崇雒乡后畲村,通过开展系列文化实践,整理、发掘和弘扬后畲村的历史文化,为南平市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长期以来,崇雒乡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全力做好72座古民居保护修缮,积极宣传弘扬理学文化,努力打造“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中国传统村落。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薪火-追寻文化足迹”实践队的成员们通过实地调查古厝、古花桥、“理学渊源”古牌坊、爱莲堂等古迹,了解后畲村历史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助力后畲村深入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为古村落规划与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针对后畲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文字史料缺乏的问题,实践队成员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对当地居民进行了口述史采访。他们发挥人文专业所长,认真梳理和研究后畲村的历史文化,为其撰写了村史村志,以此更好地展示后畲村的人文历史,留住乡村文化记忆。

  同时,实践队员还通过制作视频的形式,宣传后畲村的莲花种植、理学文化、古厝古桥等“特色名片”,全方位记录了近年来后畲村在乡村产业发展、古厝保护、乡村治理上取得的累累硕果。

  据悉,今年以来,南平市聚焦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高质量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让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21个A级景区、11个乡镇、40个村串珠成链,构建大武夷生态旅游环带。此次闽江学院人文学院前往后畲村开展乡村文化研究与服务的暑期社会实践,是南平团市委携手高校走进环带乡镇、服务乡村发展的一项举措,旨在以“在环带看见美丽中国——行走环带·发现环带之美”文化体验实践活动为主线,让更多青年群体了解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领略“环带”历史之美、文化之美、生态之美,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地贡献青春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