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9日电 (叶秋云)连日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组织开展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纷纷走进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青水的畲族村,深入了解畲族文化。

永安市是中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这里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宣言》,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的沧海村也留下了革命先辈的脚步。实践队一行参观了沧海村的龙长坊、龙昌坊与龙德堂三处红军驻扎旧址。
据悉,永安市青水畲族乡共有罗溪畲族村、沧海畲族村等9个少数民族村落,实践队一行分别走访罗溪、沧海等多个畲族村落,与当地村民真切交流,深入了解畲族文化,领略畲族传统服饰之美,体验制作畲族特色美食,探寻畲族的古建筑文化等。
国家级非遗展魅力,此行中,青年学子体验和观赏非遗“大腔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大腔戏也称大门腔,距今已有670多年的历史,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成员对话非遗传承人、青水乡大腔戏剧团团长,感悟非遗文化葳蕤蓬勃,并在青水乡大腔戏剧团的带领下,实践队体验大腔戏的服饰及表演,拍摄“大腔戏”宣传短视频。实践队成员表示,山水灵秀,守望传承,他们将用实际行动助力“大腔戏”的保护与传承。
为寻访畲医畲药,实践队前往青水畲族医药文化展示馆与石兜子畲药种植园学习“畲药”制作,探寻当地的畲医药资源,体验畲医药痧症疗法及六神经络骨通制作工艺与畲医故事并拍摄宣传短视频。
实践队成员认为,拍摄宣传短视频宣传畲药文化,将助力畲药的传承与发展。此行中,他们还为当地提出“提升畲药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健全产销渠道”“挖掘畲药文化资源,深化康旅融合发展”等畲医药产业发展振兴的建议。

研学致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实践队在永安市民族中心小学开展“行见八闽”大思政课,大学生走进小学课堂,共青团员为少先队员讲思政故事。
据介绍,实践队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汉、畲两族革命史与当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从“重温七一岁月,感悟建党精神”“回首汉畲革命史,体悟伟大团结精神”“回溯青水革命,继承光荣传统”与“党史竞答”四个部分,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向小学生们开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