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3日电(记者 林玲)6月13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省幼教培训中心、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二幼儿园(以下称为“福幼二园”)共同承办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开放活动暨课程建设十周年研讨会在福幼二园举办。

研讨会以“聚焦课程建设 促进内涵发展”为主旨,集聚了福建省内外学前教育界专家、学者、幼教同行们,共同研讨,共享智慧。福建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余志丹、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林伟川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保教指导专委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作专题讲座。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荔红全程参加研讨会并做精彩点评。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教育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及来自全省各地市园长、骨干教师等一百八十多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余志丹在开幕式上充分肯定了福幼二园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园积淀的幼儿园,能立足高起点,面对挑战,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创新,在示范沉淀中升华,不断发挥优质资源及示引领作用。希望福幼二园能以十周年为契机,树立更远大的目标,承担更大的责任,不断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新期待。

林伟川提到:多年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挥专业优势,从理论与实践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给予指导和大力支持。附属第二幼儿园通过主动实践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办园特色,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他希望幼儿园今后进一步聚焦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高品质的学前教育与全省示范辐射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岁月更迭,跨越学前教育改革的长虹,福幼二园在国家“办好学前教育”的号召下,以“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为奋斗目标,携手奔跑在追梦的道路上。在开幕式上,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二幼儿园园长吴丽珍携15位行政、教师代表,以饱含激情的朗诵诠释了福幼二园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理想信念和奋斗意志。

据了解,此次开放研讨活动通过现场游戏活态观摩、专家主旨发言、介绍园本课程经验、圆桌讨论质量管理等多元形式展开。参会同仁实地观摩了幼儿在立体多元的环境下开展室内外游戏,在孩子们自由自主的真游戏中,倾听儿童的声音、发现儿童的成长。

此外,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鄢超云带来了主题为《从活动到课程-基于园本课程建设的视角》的讲座。鄢教授围绕“课程园本化”“园本课程”为主线,帮助代表们厘清进行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途径等,并分享了大量实际的优秀园本课程,使参会教师有效地链接课程理论与实际。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余琳与会分享《在有意思中实现有意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小期许》。余琳园长先从幼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幼儿教师专业方面存在的八个方面的普遍问题。她认为:幼儿教师要重拾专业素养与游戏素养,并从有意思的儿童、活动、对话、行为中找寻有意义。
浙江省余姚市机关幼儿园园长袁鲁阐述了从“办一所好玩的幼儿园”的办园目标出发,秉承“自然好玩、行知合一”的课程理念,以“龙泉山”作为课程资源和内容的切入口,交流如何做好资源类别化、价值化、儿童化、活动化等课程资源开发经验。

十年来,福幼二园园长吴丽珍带领着教师团队围绕课程构建、环境创设、幼儿游戏观察与支持、发展性评价等方面持续开展园本课程创新实践研究。当天下午,吴丽珍携研究团队代表作精彩发言。
吴丽珍以孕育、成茧、破茧、成蝶比喻福幼二园彩虹课程基于适性教育理念建构、践行、深化课程建设的十年历程,诠释了适性教育“三适三性”内涵,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三个要点、四个保障,其中,长效化的管理机制、重需求的项目研训、定点式的班级观察、阶段性的质量自评等举措,能有效地回应教育部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要求,凝练的观点值得幼教同行们的借鉴学习。
福幼二园的吴端萍副园长、朱丽芬主任、李秋霖老师分别就“幼儿个性化成长档案袋评价的园本实践”“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全游戏环境创新与实践”以及游戏案例“立交桥变好玩了”三方面对建构“彩虹课程”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汇报与展示。

随后,在福建幼高专彭琦凡教授的主持下,省内外名园长余琳、隋玉玲、吴丽珍、陈瑜等专家们围坐一席,围绕《评估指南》背景下的课程质量管理话题展开研讨。
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中,来自西藏、新疆、宁夏、厦门翔安、南平光泽、宁德屏南等省内外帮扶园所及浙江、天津、贵州、安徽、陕西等地姐妹园共3万余人次在线上观看了直播。此次活动也是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附属二园对口援助西藏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宁夏闽宁第一幼儿园、新疆昌吉州实验幼儿园,促进中西部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完)